【廣告】
其實,Art Paper在中國三十年代曾譯作美術(shù)紙(直譯)。因為當初在歐洲拿這種紙來印刷精美的名畫時,曬制所用的是銅版腐蝕的印版。因為當初在歐洲拿這種紙來印刷精美的名畫時,曬制所用的是銅版腐蝕的印版。所以依據(jù)以用途命名的慣例,把用于銅版印刷的美術(shù)用紙叫做銅版(印刷)紙。在中國內(nèi)地的印刷,紙業(yè)界的同仁們,都把Art Paper稱為銅版紙,而不叫粉紙。
順便說一下,有些書刊上把銅版紙譯為Copper Plate Paper,或者Enameled Paper是不夠確切的。前者讓人誤為是像銅板那樣的紙,它應(yīng)譯為四版紙,后者應(yīng)該是蠟光紙(臺灣稱為麗光紙)。
銅版紙又可以被稱之為印刷涂布紙。在原紙的表面涂一層白色的涂料,經(jīng)過超級壓光加工而成,分為單面和雙面兩種,紙面又分為光面和布紋這兩種。
布紋銅版紙是用舊毛毯壓過的,它除了紙面平整、白度高之外,還能使印出的圖形、畫面具有立體感,因而這種銅版紙可以廣泛地用來印刷畫報、廣告、風景畫、精美掛歷、人物攝影圖等等。
粉紙的英文原名是Art Paper,它是一個舶來品的俗名。這種紙是在19世紀中葉,由英國人首先研制出來的一種涂布加工紙。把又白又細的瓷土等調(diào)和成涂料,均勻地刷抹在原紙的表面上(涂一面或雙面),便制成了印刷紙。由于其過程好比婦女向臉面上涂粉似的,因此便稱呼為粉紙?,F(xiàn)在還有一種高白輕涂紙,是在原有輕涂紙的基礎(chǔ)上進行改良,使之有更好的白度。 其實,Art Paper在我國三十年代曾譯作美術(shù)紙(直譯)。因為當初在歐洲拿這種紙來印刷精美的名畫時,曬制所用的是銅版腐蝕的印版。所以依據(jù)以用途命名的慣例,把用于銅版印刷的美術(shù)用紙叫做銅版(印刷)紙。在中國內(nèi)地的印刷,紙業(yè)界的同仁們,都把Art Paper稱為銅版紙,而不叫粉紙。
128g銅版紙厚度是0.128mm,也就是12.80絲米.
銅版紙的厚度以絲米為單位,1毫米=10絲米。
銅版紙是供銅版印刷用的一種涂料加工紙,根據(jù)不同用途,可分為單面或雙面涂布,有平板紙和卷筒紙,定量一般為70~150g/m2,也有雙面涂布達180~250g/m2。
銅版紙有單面銅版紙、雙面銅版紙、無光澤銅版紙、布紋銅版紙之分。根據(jù)質(zhì)量分為A、B、C 三等。銅版紙的主要原料是銅版原紙和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