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垃圾滲濾液是一種成分復雜的高濃度有機廢水,一般來說有以下六個特點。
一、水質復雜,危害性大
根據(jù)有關文獻,運用GC-MS聯(lián)用技術對垃圾滲濾液中有機污染物成分進行分析,共檢測出垃圾滲濾液中主要有機污染物63種,可信度在60%以上的有34種。納濾膜是介于反滲透和超濾之間的一種新型的壓力驅動型膜分離技術。其中,烷烯烴6種,羧酸類19種,酯類5種,醇、酚類10種,醛、酮類10種,酰胺類7種,芳烴類1種,其他5種。其中已被確認為致癌物1種,促癌物、輔致癌物4種,致突變物1種,被列入我國環(huán)境優(yōu)先污染物“黑名單”的有6種。
二、CODcr和BOD5濃度高
滲濾液中CODcr和BOD5高分別可達90000 mg/L、38000mg/L甚至更高。
厭氧池、好氧池、缺氧池、微濾膜反應裝置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絕大部分有機污染物質和硝化NH3-N及反硝化硝態(tài)氮。
儲泥池的主要作用是為儲存反應池產生的剩余污泥和反滲透裝置的濃液,清水池的主要作用是儲存處理完成的達標水。
設備按以下處理流程工作:
調節(jié)池→厭氧生化段→好氧生化段→缺氧生化段→微濾膜組件→反滲透→排放/回用
剩余污泥及反滲透濃液用泵回灌至填埋場進行填埋處理,徹底杜絕二次污染。
處理出水水質達到設計出水水質標準要求后,經(jīng)設備排放口外排水溝排放。
水質特性:
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所產生的滲濾液主要來自兩個環(huán)節(jié):
1.垃圾堆放產生的滲濾液:生活垃圾進入焚燒爐前需在垃圾貯坑內需堆酵3~7d,以使垃圾熟化并瀝除水分,提高垃圾熱值,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垃圾滲濾液。兩級反滲透滲出處理工藝中,前級預處理缺乏,輕易導致反滲透滲出膜堵塞,更換頻率高我國真正能知足衛(wèi)生填埋尺度的填埋場并未幾,很多填埋場由于投資所限無法按設計要求建造能達到環(huán)境保護要求的滲濾液收集系統(tǒng)。垃圾焚燒發(fā)電廠的垃圾貯坑一般建在室內,且垃圾滲濾液是由生活垃圾在短短數(shù)天內堆酵形成的,故滲濾液主要為垃圾本身的水分、垃圾中易降解成分短期發(fā)酵形成的水分、垃圾溶出的污染物及隨水流出的細小懸浮物 。
2.飛灰水洗液:由于垃圾焚燒飛灰中的成分與水泥中某些原料成分相近,將垃圾焚燒后產生的飛灰用水泥回轉窯進行高溫焚燒生產水泥,是消除垃圾焚燒飛灰中的和固化重金屬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的間歇運行方式與許多行業(yè)廢水產生的周期比較一致,可以充分SBR的技術特點,因此在工業(yè)污水處理中應用非常廣泛。通過水洗的方法將飛灰中的有害元素大部分洗到了水溶液中,這部分水溶液含鹽率常在8-18%,同時含有大量的重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