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三七
蘭花三七喜肥,下足基肥是高產(chǎn)的關鍵,同時還須適當追肥。定植1個月后即可開始施肥,但施用濃度不得太高,以免灼根而引起幼苗滯呆,可用30%腐熟人龔尿進行根際潑施,以后每隔2-3個月施肥1次。全年施肥4-5次,結(jié)合中耕除草進行為了提高塊根的產(chǎn)量,在蘭花三七生長后期還需配合一定的磷鉀肥。注意氮肥不宜多施,以免莖葉生長過旺。
蘭花三七栽種后,第2年4月就可收獲。選晴天刨出闊葉山麥冬根狀莖,抖掉泥土,用刀切下塊根,裝入籮筐內(nèi)在水中洗凈,可曬千或烘干。烘坑時要勤翻動,以免烤焦,影響質(zhì)量。闊葉山麥冬產(chǎn)量可達4500千克/公頃。
蘭花三七
蘭花三七 ,其形似蘭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并可入藥故名蘭花三七。蘭花三七是近幾年培育的新地被,耐寒耐蔭耐澇是其特點,且四季常青佳,春季開出一串串翠藍的花,景觀效果甚佳。
科屬:百合科、山麥冬屬
形態(tài)特征:常綠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壯,葉線性,叢生,長10—40cm,總狀花序,花淡紫色,偶有白色。
生長習性:耐寒、耐熱性均好,可生長于微堿性土壤,對光照適應性強,適宜作地被植物或盆栽觀賞。
生于山坡巖石上,草叢中,主產(chǎn)我國北部和長江流域各省。
分布與習性:分布于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各省區(qū);朝鮮、日本、蒙古、俄羅斯、越南亦有分布。生于山地林緣、林下、灌從中或草地及石礫地。喜陽,稍耐蔭,耐旱,耐鹽堿,生命力很強。

如播種澆水后采取復蓋銀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顯的增產(chǎn)和良好的保水節(jié)肥等效果。苗期管理和移栽 天氣干旱時,應經(jīng)常澆水,雨后及時排去積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為主,通常追施3次,一次在3月份苗出齊后進行,后2次分別在5月、7月進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據(jù)不同季節(jié)的光照度變化加以調(diào)節(jié)。三七育苗一年后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邊起苗、邊選苗、邊移栽。起根時,嚴防損傷根條和芽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