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安排清洗人員。為了防止工作人員攜帶病菌進入槽內,應使工作人員穿干凈衣服,所使用的長靴.手套和雨衣等應以有效氯為50~100ppm的消毒液消毒。
2、關閉進水閥門,計算進水量及用水量,決定關閉閥門時間以減少水量浪費。
3.以高壓洗凈機或人工刷洗,清除池底淤泥、雜物。
4、排干污水。
5、加進清水20—30公分。
6、用高壓水沖洗整個水池的池壁。
清洗時要把污水徹底排空,并對水池及與水池連接的消防設施、給水管道進行藥浸泡消毒,浸泡后將消毒液徹底排出,并用自來水沖洗干凈。清洗后,水池內四壁、頂部、底部用手觸摸沒有膩滑的感覺;以肉眼觀察,水池壁沒有污漬。清洗進水后,水池內的水清晰,在光線充足時,可見水池的水清澈透明。清洗后,水池開關閥門、浮球閥啟用正常,開閉自如。清洗后,水池的進人孔有加蓋、上鎖,“三孔” (進人孔、透氣孔、溢流孔)密封好有防污染設施。水池的周圍環(huán)境整潔,沒閑置雜物。(4)計算水池四分一容積水量,估算調配浸泡濃度為余氯量10mg/l所需次綠酸鈉溶液的藥量,作為浸泡水池和管道之用。采集水樣進行檢驗,水質檢驗結果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水池清洗常用的工具有空氣交換機、消毒機、洗地機、掃把等。
1.在清洗水池前通知相關部門做好蓄水工作;
2、釋放水池內的水;
3、池內剩余少量水時,用次氯酸納配置好一定比例溶液放入水池內進行浸泡殺菌;
4、清洗工作,對蓄水池池壁、池地面等進行刷洗,刷洗完把水抽干;
5、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抽干;
6、開始往水池中敘水;
7、讓客戶觀看清洗好的效果。
8、把清洗完的樣品送到水樣檢測部門做標準檢測。
9、讓客戶查看水樣檢測報告。
放自來水到水池有效高度的1/4處,估算水量,加入次綠酸鈉溶液控制有效氯為10mg/l, 打開低位的消防管出口或在很低遠用戶的水龍頭置換積水。浸泡30到60分鐘后,將水池排空,再放水入池,再在上位置排放,由現場質量控制人員檢驗水的余氯,或觀測到正常(如有無紅蟲身體,水色是否正常)為止。水池長期不進行清洗將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水池清洗可有效殺滅細菌微生物,并可避免水質轉硬,降低疾病敢及潔石發(fā)病率。 放入自來水至滿水位并維持消毒用的次綠酸鈉溶液,調整水的消毒維持濃度為余氯量 0.2mg/l-0.8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