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魔力創(chuàng)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產品研發(fā)、課程設計、生產銷售、教學服務為一體的專注于4-12幼少兒年齡段科學教育的科技公司。提供個性化課程服務,所有課程包括教材、器材、課件、教案,均配套設計,歡迎隨時前來咨詢!
孩子要慢養(yǎng)、放養(yǎng)、順養(yǎng)
多年來,我們都在談養(yǎng)育孩子、教育兒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那么,這個“養(yǎng)”字怎么理解?怎么能夠更好地把握?從事教育工作這么多年,我以為,要真正保障兒童的生存權和受教育權,真正改善兒童的生活,就必須講慢養(yǎng)、牧養(yǎng)、順養(yǎng)。
兒童成長要講究“慢養(yǎng)”
“慢養(yǎng)”不是故意“慢”,而是在育人上尊重生命,有耐心,不盲從,不急于求成,更不能夠急功近利,應該讓生命按著自身的規(guī)律一點兒一點兒地成長。生命的成 長是需要日積月累的,不能夠“催化”成長?,F(xiàn)在困擾許許多多家長的,是社會上教育的功利主義傾向日益嚴重,導致我們許多家長盲從了不正確的教育做法,都去 催化孩子的成長,如同“揠苗助長”,過度“施肥”。
和“慢養(yǎng)”相對的,自然就是“快養(yǎng)”?,F(xiàn)在“快養(yǎng)”的現(xiàn)象非常嚴重。幼兒教育小學化,小學教育中學化,學生學習奧數(shù)化,人生成長分數(shù)化。這樣的問題越來越嚴重。過度“施肥”就使得學生“營養(yǎng)失衡”。我這里說的“營養(yǎng)失衡”是指兒童的成長被異化,不能夠很健康地成長。
在兒童的成長上,如果我們不能夠靜下心來,不能夠耐心地去育人,那么兒童就會在這種“快養(yǎng)”的教育當中失去真正的自我,兒童的生存權、受教育權和自由生活權就會受到破壞。
現(xiàn)代的父母該如何教育現(xiàn)代的孩子
身為現(xiàn)代父母,您知道現(xiàn)代孩子該怎樣教育嗎?很多父母認為,家庭教育就是開發(fā)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讓孩子從兩三歲開始背唐詩,四五歲學英語,上學后要請家 教、上輔導班,成績一定要,將來一定要上大學。似乎只有這樣,父母的教育才算成功,孩子才算成才。實踐證明,這是對家庭教育的極大誤解,是升 學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產生的不良后果。家庭教育重要的任務應該是建筑孩子的人格長城。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一遇到挫折就產生的念頭),沒有夢想的能力(自己將來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護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農民),無法與別人共享(腰纏萬貫卻不快樂),那么,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考一,又能怎么樣?
當今,該改變的是父母,是父母的教育觀念。那么,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么?是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建造一個良好的人生平臺,讓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養(yǎng),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義。
只有父母的教育觀念發(fā)生了轉變,我們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終生受益。
愛因斯坦在他晚年的《自述》中曾經寫道:“為什么我們有時會完全自發(fā)地對某一經驗感到‘驚奇’呢?……這個思維世界的發(fā)展,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驚奇”的不斷擺脫。當我還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孩,在父親給我看一個羅盤的時候,就經歷過這種驚奇。這只指南針以如此確定的方式行動,……我現(xiàn)在還記得,至少相信我還記得,這種經驗給我一個深刻而持久的印象。我想一定有什么東西深深地隱藏在事情后面……”[1] 這段話足以啟發(fā)幼兒科學教育工作者:我們究竟要給幼兒什么樣的早期經驗?是需要記住的學習,還是難以忘記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