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仿古建筑設計要點
懸山建筑的木構架
在硬山建筑木構架的基礎上,將兩端梢間屋面部分的脊檁、金檁和檐檁等,同時向外伸出一段距離,使屋頂兩端向外懸挑而成。懸挑在外的各檁端頭,為避免遭受雨雪侵蝕,沿各梢檁端頭釘上人字形木板,稱為博風板,既起保護作用,也有很好的裝飾效果。2)屋面造型要求建筑物屋面各部位的變化要明顯,對其構造也有很高的要求,構架體系可使用步架和舉架的方法進行處理,以達到屋面坡度越往上越陡峻,越往下越平緩的效果,將中國古建筑獨特的一面完全展現(xiàn)出來。懸挑距離為四椽檔,在各懸挑梢檁之下,各增加燕尾枋一根,以加固懸挑強度和裝飾效果。
中國古代建筑的設計藝術手法
1、統(tǒng)一:統(tǒng)一指的是畫面中局部與局部、局部與整體之間相互呼應和相互關聯(lián)的關系。統(tǒng)一是運用協(xié)調(diào)和主導的方式對對比所產(chǎn)生的多樣化效果作出整體性處理;統(tǒng)一體現(xiàn)出作品的完整感。
2、平衡:平衡是指對畫面對比的造型元素所有的控制能力,平衡有兩種:對稱平衡與不對稱平衡;平衡能力來自人類基于地心引力所產(chǎn)生的、要求對象具有穩(wěn)定感的心理需求。
如何保護不需要維修的部位
搭建腳手架需要注意的問題
搭建腳手架時,注意不要將鐵質(zhì)腳手桿底部支撐在臺明石條上,一定要墊上方木或石塊;橫拉桿不能直接接觸建筑物墻體,和建筑物墻體距離過近時,要在鐵桿頭做保護性包裹,以防止腳手架搖晃時傷害到建筑物墻體。
拆除房頂殘渣期間需要重點保護的部位
古建筑的屋面除了殘破瓦件,還有黃泥背、護板灰、青灰背等,殘渣特別多,在下房時即使再注意,也有可能砸到房下的地面磚和臺明石條,特別是清永陵的石條券門還有坐龍等石雕彩繪,必須提前對石條、石雕和地面磚做木板全鋪等硬性鋪墊保護,防止被砸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