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菌肥施用在過酸或過堿的土壤上
土壤偏酸或偏堿都不利于生物菌的生長繁殖,有可能微生物肥中的菌都會被,其實,土壤酸堿值在6.5~7.5之間時適合生物菌的繁殖,只要讓土壤酸堿值達到6.5~7.5,就能保證生物菌大量繁殖,不過, 我們還要參考作物適宜的酸堿度去種植。
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的菌肥
有時候,我們買的菌肥多了,當我們把袋子都拆開,但是卻用不完,就隨便的把袋子綁著,沒有把袋子綁嚴實。
但是,長時間不用,袋子又沒綁嚴實,就會有其他的雜菌侵入袋子內(nèi),微生物菌群就會發(fā)生改變,我們再施用的時候,可能微生物肥中的菌都已經(jīng)被雜菌污染或者失活了,作用效果上肯定不好。
菌肥的存儲和使用注意事項
多數(shù)生物菌需在氮元素的作用下才能復蘇,在施生物有機肥時每畝可配2kg尿素,復合微生物肥料本身含有較多氮素的可以不加。
微生物肥料施用的時間是清晨和傍晚或無雨陰天。
不能在高溫、暴曬、干旱、連綿陰雨天氣條件下施用,避免強光、高溫、干旱失水對活菌的殺傷,以及雨水沖刷、雨水下滲造成活菌的流失。
菌肥施用法則
一、與化肥混施。
有些菜農(nóng)認為,菌肥不能與化學肥料混用?;煊煤?,高濃度的化學物質(zhì)就會殺滅菌肥中的活性菌,因而致使菌肥失去效果。殊不知菌肥中養(yǎng)分含量很少,單獨使用很難滿足作物生長需求。
菌肥可與化肥混合使用。如過磷酸鈣等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與生物有機肥混合施用,可減少養(yǎng)分固定、流失。而且單獨施用較大量的化肥或化肥施用不均勻時,容易對作物產(chǎn)生毒副作用,如果與菌肥混合施用,則會減少此類問題發(fā)生。
首先,微生物肥料中含有活菌成分,將微生物肥料與殺細菌藥劑混合使用且長時間放置,極易影響菌的活性降低并造成部分菌。
還有,與化肥混用要注意化肥用量不能過大。高濃度的化學物質(zhì)對菌肥里的微生物有作用,尤其注意不能與碳酸氫銨等堿性肥料和等生理堿性肥料混用。
后,注意千萬不要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鉀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為這些藥、肥很容易生物菌。在施用時,若施菌肥與防病蟲、除草相矛盾時,可先施菌肥,隔48小時后,再打藥除草。若拌種,切忌和已拌好殺菌劑的種子混合使用。同時還應防止與未腐熟的農(nóng)家肥混用,因為農(nóng)家肥在腐熟的過程中會發(fā)酵,這樣會直接生物菌。
施用菌肥要注意田間實際狀況
對含硫高的土壤和銹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因為硫能生物菌。對于翻漿的水田,一般不用撒肥,可采用噴霧的方法,效果更明顯。
注意棚溫、地溫和水溫
施用菌肥的溫度是25~3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較差。對高溫、低溫、干旱條件下的農(nóng)作物田塊不宜施用。同時還應掌握固氮菌適溫度,土壤含水量是60~70%左右。
因量制宜
對于多年來用化肥的田塊施用了生物菌肥不能大量減施化肥和有機肥,因農(nóng)作物對化肥產(chǎn)生了依賴性,用生物菌肥取代氮肥不能一下子適應,因此,其取代量應做到、二、三年分別取代30%、40%和60%。磷、鉀肥只能補足,不能減少。
因時制宜
生物菌肥不是肥,所以,要在作物的營養(yǎng)臨界期和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同時對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時期,要選用不同的施用方法,作物葉背茸毛的多少、葉片蠟質(zhì)的厚薄都會影響其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