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過了午休時候,造紙的白族匠人們陸續(xù)回到工坊來,繼續(xù)制作棉紙。
匠人們把細竹條編的模子往紙漿里一兜,舀出些許紙漿,隨著水分從竹簾的縫隙中濾出,紙張漸漸顯露雛形,造紙匠再拎著竹簾輕輕一抖,新制的坯紙就與竹簾脫離,正好摞到先前制好的紙堆上。
紙張的厚度就靠這一舀的分量決定的,匠人們長期從事這項工作,對分量的掌握早已熟稔于心,做好的上千張紙都厚薄均勻,還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制作要求,做出各種厚度的紙張。
棉紙通常有白色和其他靚麗的顏色,有些還以為因為凸顯特殊效果,會是粉色或者金屬色。當然還會有棉紙被加工成單面色彩或者是有紋路,這都是為了不同用途的需要。 所有的紙張都會有兩個通用的衡量標準,一個是厚度,另外一個就是重量了。
普洱茶的包裝在中國眾多名茶之中可謂是為簡樸的,一張棉紙包起一塊茶餅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商品包裝。比起青花瓷的典雅、精美鐵罐的小巧和特色竹簍的精巧來說,普洱茶包裝看上去可真的有點“掉價”。難道是廠商不愿花錢為普洱茶換個高大上的包裝,還是另有他意?這看似無奇的棉紙的確是有著神奇的功能。
棉紙因為制作和種類的不同,還有不同的分類。如果是用到薄蠟紙,要注意其表面通常會有一層蠟質,所以在遇到加熱的時候,他們會粘黏在一起。日本修復棉紙是一種常常被用到修復藝術作品的棉紙。蜂巢棉紙,是一種像手風琴那樣折疊狀的紙張,主要是被人們用作裝飾或者點綴。無酸棉紙主要是被用作防腐。
白棉紙的原料為構皮,構樹是桑科喬木,表皮很滑嫩。紙工們告訴我們,制造白棉紙的構皮原料來自鶴慶中江鎮(zhèn)及朵美一帶,有栽培及兩種。都是用馬馱來的,約一元零一毛一市斤,向白族和彝族購買。
中國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貢川村紗紙 (又叫構皮紙、白棉紙、皮紙)云龍紙、綿紙,是繼承和發(fā)揚上千年歷史的紗紙生產工藝、它又保持了祖國古代生產紗紙的傳統(tǒng)。
所有的紙張都會有兩個通用的衡量標準,一個是厚度,另外一個就是重量了。但是人們對于這兩種衡量標準似乎都不是非常的喜歡,這是因為即使是同一類紙,厚度也會發(fā)生變化,而重量本身又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東西。我們這里是按照紙業(y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規(guī)定,給出一個棉紙所在的重量值:10-35gsm 即每平方米重為10到3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