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處理空洞的方法
步 基層處理 首先鑿除疏松位置的混凝土至堅硬混凝土處,打磨去除混凝土表面浮漿。
第二步 界面處理 采用加固型卡本界面劑做界面處理,增強界面粘接力。拉伸粘結強度≥3.3MPa(混凝土破壞)。
第三步 混凝土耐久性修復 混凝土表面處理:抹耐久性高強修補料進行修復。厚度依照現(xiàn)場孔洞深度確定,每次抹灰厚度:20mm左右,終以基層修復平整為準??箟簭姸萊28≥50MPa,耐久性要求的小厚度為10mm。
自動修補:相對手動修補要簡單許多,自動修補主要是用研磨機進行研磨修補,在研磨的同時將修補劑潑灑在地面,直到全部孔洞修補平整,并將表面殘留的修補劑打磨干凈!如果夾渣是面積較大而深度較淺,可將夾渣部位表面全部鑿除,刷洗干凈后,在表面抹1:2~1:2.5聚合物砂漿。如果夾渣部位較深,超過構件截面尺寸的三分一時,應先做必要的支撐,分擔各種荷載,將該部位夾渣全部鑿除,安裝好模板,
壓力灌漿法 將堵漏的材料配成漿液,用壓送設備將其注入混凝土裂縫中,使其擴散、膠凝、固化,叫’達到閉塞滲水通道,加同結構的日的。早期塑性收縮裂縫:表面砼特別是大面積砼加強二次抹面或多次抹面,特別是初凝后終凝前的抹面,能有效消除早期塑性收縮裂縫。并注意混凝土的早期養(yǎng)護。則可基本消除干縮裂縫,干縮裂縫一般不需處理。但裂縫大于0.2mm時,應采用1:2聚合物砂漿嵌縫修補或灌漿處理。
蜂窩:即混凝土結構局部出現(xiàn)酥松、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空隙類似蜂窩狀的窟窿。 產(chǎn)生的原因: ①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材料計量不準,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②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勻,和易性差,振搗不密實; ③下料高度太高造成混凝土離析; ④未分層下料,振搗不實、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⑤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 ⑥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