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程序試驗一般在10~35℃的室溫進行。在正常使用的條件下,必須保證試樣的被測表面粗糙度值小于或等于Ra=0。對溫度要求嚴格的試驗,試驗溫度應為23℃±5℃。根據試樣厚度和硬度選擇試驗力。使壓頭與試樣表面垂直接觸,垂直于試驗面施加試驗力,加力過程中不應有沖擊和震動,直至將試驗力施加至規(guī)定值。試驗力保持時間為10~15秒。對特殊材料,試驗力保持時間可以延長,直至試樣不再發(fā)生塑性變形,但誤差應在±2秒。應測量壓痕兩條對角線長度,用其算術平均值或通過查表得到硬度值。放大系統(tǒng)應能將對角線放大到視場的25%~75%。

壓痕接觸即壓頭自身壓入被測表面后壓頭與壓痕的接觸,接觸面積也是極微小的;而非壓痕接觸是指硬度計壓頭的錐面與被測表面輪廓峰斜面的接觸。凡是晶粒較細的工件,如果沒有足夠的面積作布氏硬度試驗,也可以進行洛氏硬度試驗,對于珠光體可鍛鑄鐵,冷硬鑄鐵和鑄鋼件,可以采用HRB或HRC標尺,如果材質不均勻,應測出幾個讀數(shù),取其平均值。非壓痕接觸對硬度測量是不利的。因為,微電腦超聲硬度計工作原理是借助于桿的超聲振動測量硬度的。在均勻的接觸壓力下,使桿的諧振頻率隨試樣的硬度高低而改變。若試樣的硬度愈低,壓痕接觸面積愈大,被測表面對傳感器桿壓頭的阻尼愈大,傳感器桿壓頭振動幅度就愈小,諧振頻率也就愈高。也就是說, 恒溫水箱壓痕接觸面積愈大,超聲硬度計的示值愈低。而非壓痕接觸大大地增加了壓頭與被測表面的接觸面積,致使示值偏低于真實值。試驗證明,洛氏硬度測量偏差在10HRC左右;布氏硬度測量偏差在20HB左右。表面洛氏硬度計也是十分適于測試表面淬火工件硬度的,表面洛氏硬度計有三種標尺可以選擇。可以測試有效硬化深度超過0.1mm的各種表面硬化工件。盡管表面洛氏硬度計的精度沒有維氏硬度計高,但是作為熱處理工廠質量管理和合格檢查的檢測手段,已經能夠滿足要求。況且它還具有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價格較低,測量迅速、可直接讀取硬度值等特點,利用表面洛氏硬度計可對成批的表面熱處理工件進行快速無損的逐件檢測。這一點對于金屬加工和機械制造工廠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標準GB/T1298-1986《碳素工具鋼技術條件》規(guī)定,退火狀態(tài)供貨鋼材,對于T7-T13各種不同牌號,硬度值應分別小于187-217HBS,試樣淬火硬度大于62HRC。

洛氏硬度計洛氏硬度計也常用于鑄鐵的硬度試驗。凡是晶粒較細的工件,如果沒有足夠的面積作布氏硬度試驗,也可以進行洛氏硬度試驗,對于珠光體可鍛鑄鐵,冷硬鑄鐵和鑄鋼件,可以采用HRB或HRC標尺,如果材質不均勻,應測出幾個讀數(shù),取其平均值。洛氏硬度計測試快速,方便,壓痕小,可以直接測試成品工件,適于對成批生產的成品或半成品工件的逐件檢測。以往帶鋼硬度的檢測都是要在帶鋼卷上截取樣品后送到實驗室進行硬度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