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科普下鍵帽的印刷工藝
鍵盤這種外設(shè)產(chǎn)品,大部分用戶都是用著舒服就行了,頂多在機械鍵盤的軸體上挑剔一下。但還有一些更講究的用戶,對于與手部直接觸碰的鍵帽,也要符合自己的感覺才行。目前主流的鍵帽材質(zhì)是ABS、PBT,廠商除了在選材上有自己的要求外,另一個競爭力體現(xiàn)的關(guān)鍵則是鍵帽的印刷工藝,這也是外設(shè)發(fā)燒友非??粗氐牡胤?。
大L鍵帽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目前主流的鍵帽印刷工藝。01 激光蝕刻 絲網(wǎng)印刷 激光填料咱們先從激光蝕刻工藝開始,這是早期z主流的鍵帽工藝,為何主流,當然是因為便宜,不僅鍵盤賣的便宜,成本也低,因為是直接燒刻的字跡,成型出來字符也比較耐用,缺點是只能燒出黑字,所以只有白色鍵盤能用。
同樣與激光蝕刻一樣省錢的就是絲網(wǎng)印刷工藝,也就是通過油墨技術(shù)將鍵帽上的特質(zhì)的絲網(wǎng)覆蓋,其中字符部分是鏤空的,好出色顏色五花八門,缺點是很容易磨損掉色。于是結(jié)合了絲網(wǎng)印刷工藝和激光蝕刻的激光填料工藝應(yīng)運而生,通過絲網(wǎng)印刷工藝的油墨印刷方式對激光蝕刻工藝的鍵盤二次印刷,耐用性很高,但是出來的成品比普通激光蝕刻工藝和絲網(wǎng)印刷工藝鍵盤要高。02 鏤空印字 二色成型因為這幾年RGB光效的興起,所以鍵盤也順勢開始往光效發(fā)展,鏤空印字工藝鍵盤大量出現(xiàn),這種印刷方式是先用比較透明的材料制成鍵帽,在用不透明的材料覆蓋鍵帽表面,這樣的鍵帽字體就可以直接透光,滿足RGB光效的需求。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SA高度鍵帽用起來真的很累嗎?
SA高度因為鍵帽高度較高,實際敲起來會給人一種略微增大了鍵程的感覺,所以對比原廠高度手感要更“厚實軟糯”一些,可能對于蜻蜓點水式打字的人群不是那么友好~
SA多為ABS材質(zhì),手感溫潤如玉,打油之后在燈光下閃閃發(fā)光,非常漂亮,加之獨特的設(shè)計給人一種看了就禁不住想敲一敲的沖動~
SA搭配線性軸會讓每一次的敲擊更加細膩,會無限放大線性軸的優(yōu)勢(前提是你有一塊手托)~我自己長時間碼字完全不會感覺到累,當然這和軸體、觸發(fā)壓力也有很大關(guān)系。
假如你的工作需要長時間和鍵盤打交道,那么常用的物品是自己喜歡的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會讓你保持好心情和高l效率哦~
PS:值得一提的是,我這把750R靜音紅原配是PBT原廠高度。因為櫻桃軸體的原因,裝備原廠高度敲擊時,當指尖觸及鍵帽表面會發(fā)出尖銳的“pia pia”聲,這讓我一度非常煩惱——因為我買的是靜音紅軸啊 拜托!那個聲音非常大,非常不爽。
但當我更換了SA高度鍵帽之后奇跡發(fā)生了,那個奇怪的聲音被削弱了很多,基本沒有了,雖然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但還是敲開心的!(也許是SA內(nèi)部的大空間吸收了噪音?或許是因為ABS材質(zhì))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鍵帽有必要自己配嗎?
PBT因為材質(zhì)的原因,搭配段落軸在敲擊手感上天生教ABS略遜一籌,尤其是Cherry的二代青軸,本身相比一代青軸個人認為清脆度依然不足,如果再搭配一套PBT的話,更顯沉悶,體現(xiàn)不出青軸那種磕了藥一樣噼里啪啦的沉浸感覺。然而Varmilo的這套盧恩文鍵帽手感比字符更騷,搭配青軸使用的時候竟然清脆飽滿,回彈利落干脆絲毫不弱于ABS鍵帽,Varmilo這波騷操作可以啊。以上幾套鍵帽無論質(zhì)量還是價格都是世面上比較中規(guī)中矩的,買兩套玩玩也不礙事。這種級別的如若無法滿足題主的話,市面上也有很多類似GMK,DSA之流的高l端貨,以我的那套GMK的鍵帽再舉個栗子:上圖這套性l冷淡風(fēng)格的鍵帽就是出自GMK之手的KA 1953,鍵帽材質(zhì)是ABS(GMK只做高l端ABS鍵帽,不玩PBT和POM),字符工藝是二色成型,既然是Cherry旗下,高度必然是原廠高度。鍵帽本身做工自是一l流,水口處理的非常好,字跡整體清晰可見,字跡邊緣層次分明,和鍵帽本身水乳l交融,融合一體。手感上來說,觸感細膩溫潤,配合上Cherry自家的3494,真的有穿越回上世紀家里用的小霸王這種感覺。略微感到遺憾的是,這套鍵帽沿邊緣細看還是稍有毛刺,給人一種急于求成的感覺。不過瑕不掩瑜,鍵帽整體絕l對是市面上ABS鍵帽標l桿的存在。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機械鍵盤的背光有用么?
帶背光的優(yōu)點:
1) 方便弱光環(huán)境下使用, 例如學(xué)校宿舍、網(wǎng)吧、書房和臥室共用等情況。如果在不想開燈影響他人的情況下使用鍵盤,那背光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熟練到全鍵盤盲打,有背光幫助會帶來一些使用方便。
2) 增加辨識度。主要是集中在電競方面,全鍵RGB背光的鍵盤可以給一些鍵設(shè)置特殊顏色,便于快速辨別定位。當然, 真正的高手估計不靠這個,但是有時還是有點作用的。
3)增加鍵盤的趣味性。很多背光鍵盤可以設(shè)置各種模式,比如隨著打字速度變化的燈光,各種不同的燈效等等,讓鍵盤更加的酷炫。變換燈效也可以帶來一些新鮮感,總之,讓鍵盤變得更有趣。
帶背光的缺點:
1) 背光太亮,影響電腦使用。也就是俗稱的亮瞎。 但是這一般是個小問題,因為絕大多數(shù)鍵盤的燈效是可以關(guān)閉的,很多也可以調(diào)整亮度。
2)費電。不要小看了這條。首先,背光鍵盤基本和無線連接告別了。畢竟靠電池支持酷炫的燈效是不長久的,就算支持,使用時間也會大打折扣,燈效也很難達到理想效果。就算是有線連接,某些USB口和集線器拖不動一些背光鍵盤也不是什么新鮮事。例如我的Surface 3(很老的機器),插上個Alt, 基本就是用電比充電還快(當然這臺電腦的確也是有點坑了),而且出問題的概率還蠻高。
3)影響鍵帽選擇。市面上絕大多數(shù)的鍵帽都不是針對背光鍵盤設(shè)計的。在我看來,背光鍵盤如果要換鍵帽,選擇很有限。好一點的鍵帽,例如GMK的鍵帽,我還沒見過支持透光的。這些鍵帽,特別是淺色的,配合背光視覺效果并不是很好。而透光鍵帽,一般質(zhì)量比較普通,式樣也比較單一。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