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與金屬或非金屬經(jīng)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一般通過熔合成均勻液體和凝固而得。根據(jù)組成元素的數(shù)目,可分為二元合金、三元合金和多元合金。
人類生產(chǎn)合金是從制作青銅器開始,世界上早生產(chǎn)合金的是古巴比倫人,6000年前古巴比倫人已開始提煉青銅(紅銅與錫的合金)。中國也是世界上早研究和生產(chǎn)合金的國家之一,在商朝(距今3000多年前)青銅(銅錫合金)工藝就已非常發(fā)達;公元前6世紀左右(春秋晚期)已鍛打(還進行過熱處理)出鋒利的劍。
合金中組成相的結構和性質對合金的性能起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合金組織的變化即合金中相的相對數(shù)量、各相的晶粒大小,形狀和分布的變化,對合金的性能也發(fā)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利用各種元素的結合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合金相,再經(jīng)過合適的處理可能滿足各種不同的性能要求.
高分子化學中現(xiàn)也借用合金一詞,它指在 一定條件下把聚合物或共聚物與另一種聚合物或彈性物摻合而成的復合材料,如-丙稀腈共聚物樹脂與丁二烯-丙稀腈橡膠摻合.
合金的生成常會改善元素單質的性質,例如,鋼的強度大于其主要組成元素鐵。合金的物理性質,例如密度、反應性、楊氏模量、導電性和導熱性可能與合金的組成元素尚有類似之處,但是合金的抗拉強度和抗剪強度卻通常與組成元素的性質有很大不同。這是由于合金與單質中的原子排列有很大差異。
少量的某種元素可能會對合金的性質造成很大的影響。例如,鐵磁性合金中的雜質會使合金的性質發(fā)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