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厭氧生物處理中溫細菌的溫度
一般廢水處理中主要是中等溫度的細菌進行生物需氧生物處理,生長和繁殖的溫度為20℃~37℃。當溫度超過生物生長溫度時,會迅速使微生物的蛋白質變性,破壞酶系統(tǒng),失去活性。在嚴重的情況下,微生物會。低溫會降低微生物的代謝活性,進而停止生長繁殖,但仍保存其生命力。厭氧生物處理中溫細菌的溫度范圍在20℃至40℃之間,高溫為50℃~60℃。厭氧生物處理通常使用33℃~38℃和50℃~57℃的溫度。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觀察在廢水的生化處理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活性污泥的生物相觀察在廢水的生化處理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反映了微生物培養(yǎng)和污泥馴化的程度,而且直接反映了廢水的處理情況?;钚晕勰嗍怯杉毦?、真菌、原生動物、后生動物等微生物組成的混合體。細菌具有高增殖率和強有機物分解功能,真菌也具有分解有機物的能力。原生動物主要以游離細菌為食,進一步凈化水。后生動物主要是原生動物。
20°C通常用作測定生化需氧量的標準溫度
微生物的活性與溫度有關。20℃通常用作測定生化需氧量的標準溫度。一般來說,生活污水中的有機物基本上需要20天左右的時間才能基本完成階段的分解和氧化過程,即確定階段的生化需氧量至少需要20天。這在實際工作中是困難,目前,5天被用作測量生化需氧量的標準時間,這被稱為5天生化需氧量(由BOD5表示)。根據實驗研究,一般有機物質的5天生化需氧量約為階段生化需氧量的70%。對于其他工業(yè)廢水,他們的5天生化需氧量和階段生化需氧量。差異可以更大或更近,并且不能一概而論。生化需氧量的檢測與分析在污水處理工程中具有重要意義。BOD/COD值可以反映廢水的可生化性。生化需氧量(BOD/COD)越高,廢水的可生化性越強,生物處理方法越適用。廢水的理化預處理單元和厭氧生物反應對提高廢水的生物降解能力,進而提高好氧生化系統(tǒng)的處理效率和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確定合理的處理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確定合理的處理流程,需要根據污水的水質與水量、受納水體的具體條件以及回收其中的有用物質的可能性和經濟性等多方面考慮。一般通過試驗確定污水性質,進行經濟技術比較,后確定工藝流程。工業(yè)廢水處理流程。各種工業(yè)廢水的水質千差萬別,水量也不恒定,并且要處理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對工業(yè)廢水處理一般采用的處理流程為;污水→澄清→回收有毒物質處理一再用或排放。
城市污水處理流程。城市污水的性質以有機物為主,對于某一種污水來說,究竟采用哪些方法或哪幾種方法聯(lián)合使用,需根據國家的建設方針、污水的水質和水量、回收的經濟價值、排放標準、處理方法的特點等,通過調查、分析和比較后決定。必要時,要進行試驗研究。調查研究和科學試驗是確定處理、利用方法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