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光纖光譜儀
1666 年,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將太陽光通過圓孔射到置于暗室中的三棱鏡上,太陽光通過三棱鏡分解為紅、橙、黃、綠、青、藍、紫等七種彩色圓象。他在另一個實驗中把分離的彩色圓象再通過同樣的三棱鏡,將它又重新組合成“白光”。牛頓的這個實驗建立了光譜學的實驗基礎。近紅外光譜儀
1802 年沃拉斯頓利用狹縫代替了牛頓分光裝置中的圓孔,使光譜儀器的分辨率急速提高。1859 年克?;舴蚝捅旧鸀榱搜芯拷饘俚墓庾V,自己設計和制造了一種完善的分光裝置,是世界上首臺實用的光譜儀器。從牛頓到克?;舴蚝捅旧步洑v了將近兩百年的時間,逐漸形成了現代光譜儀器的基礎。近紅外光譜儀
紫外光譜儀器的工作波長范圍為185-400nm。因為大多數分子的電子光譜處于紫外區(qū)域,而分子的電子光譜基本上能決定物質的化學反應,利用分子的電子光譜可以進行分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結構分析和分子化學反應等有關的分子光譜技術工作,所以紫外光譜儀器在此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近紅外光譜儀
可見光譜儀器的工作波長范圍為380-780nm??梢姽馐菓脼閺V泛的光波段,與人們的生活聯系緊密,是照明光學和顏色科學的基礎。利用可見光光譜儀器,可以實現對照明光成分的分析、顏色的測量和計算、材料屬性的測量和分子光譜分析等??梢姽夤庾V儀器是眾多光譜儀中常見的,應用非常廣泛。近紅外光譜儀
近紅外儀器的工作波長范圍為780-2500nm左右。近紅外光譜儀器的主要用于研究分子電子光譜近紅外光譜儀
便攜式制冷型光纖光譜儀由H部分組成:光源和照明系統(tǒng),分光系統(tǒng)和探測接收系統(tǒng)5,光源既可W作為研究的對象,也可W作為工具來研究其他物質。通常,在發(fā)射光譜學中,光源被用來當做研究對象,在吸收光譜學中,光源被用來當做照明工具使用。為了提高系統(tǒng)效率,通常需要設計聚光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叫做照明系統(tǒng)。近紅外光譜儀
便攜式制冷型光纖光譜儀的接收系統(tǒng)可分為H種:目測系統(tǒng)、攝譜系統(tǒng)及光電系統(tǒng)。接收系統(tǒng)是CCD探測復色光在經過分光系統(tǒng)之后分離開的光譜,配合各種光電儀器附件得到波長成分和各波長成分的強度等信息,供研究分析。光譜儀的接收系統(tǒng)都與分光系統(tǒng)連接在一起,光譜儀的接收、處理和顯示是光譜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紅外光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