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在天文臺里,人們是通過天文望遠鏡來觀察太空,天文望遠鏡往往做得非常龐大,不能隨便移動。而天文望遠鏡觀測的目標,又分布在天空的各個方向。如果采用普通的屋頂,就很難使望遠鏡隨意指向任何方向上的目標。
天文臺的屋頂造成圓球形,并且在圓頂和墻壁的接合部裝置了由計算機控制的機械旋轉(zhuǎn)系統(tǒng),使觀測研究十分方便。這樣,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時,只要轉(zhuǎn)動圓形屋頂,把天窗轉(zhuǎn)到要觀測的方向,望遠鏡也隨之轉(zhuǎn)到同一方向,再上下調(diào)整天文望遠鏡的鏡頭,就可以使望遠鏡指向天空中的任何目標了。外星生命是否存在一事是在科學上及哲學上都有重要的意涵-太陽系是否有其獨特性。在不用時,只要把圓頂上的天窗關起來,就可以保護天文望遠鏡不受風雨的侵襲。
天文學的研究對于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于人類的自然觀有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天文學家通過觀測太陽、月球和其他一些天體及天象,確定了時間、方向和歷法。這也是天體測量學的開端。
如果從人類觀測天體,記錄天象算起,天文學的歷史至少已經(jīng)有五六千年了。天文學在人類早期的文明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埃及的金字塔、歐洲的巨石陣都是很有名的史前天文遺址。1865年,他們在上海外灘地區(qū)的董家渡設立了氣象觀測站,其實就是天文臺的前身,也是上海近代科研機構的濫觴。哥白尼的日心說曾經(jīng)使自然科學從神學中解放出來;康德和拉普拉斯關于太陽系起源的星云說,在十八世紀形而上學的自然觀上打開了個缺口。
牛頓力學的出現(xiàn),核能的發(fā)現(xiàn)等對人類文明起重要作用的事件都和天文研究有密切的聯(lián)系。當前,對高能天體物理、致密星和宇宙演化的研究,能極大推動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對太陽和太陽系天體包括地球的研究在航天、測地、通訊導航等部門中都有許多應用。直到1956年,美國物理學家萊茵斯才在一個核反應堆發(fā)射的中微子洪流中,通過特殊的方法驗證了中微子的存在。天文起源于古代人類時令的獲得和活動。
天文學循著觀測-理論-觀測的發(fā)展途徑,不斷把人的視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處。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天文學的研究對象從太陽系發(fā)展到整個宇宙?,F(xiàn)今,天文學按研究方法分類已形成天體測量學、天體力學和天體物理學三大分支學科。天文學是一門古老的科學,自有人類文明史以來,天文學就有重要的地位。按觀測手段分類已形成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和空間天文學幾個分支學科。
佘山分為東、西兩部分,其中西佘山高雖僅及百米,卻是上海境內(nèi)很高之山。這里原已建有一個小教堂(非現(xiàn)在的 圣母大教堂),具備一定的 便利條件。于是神父們以在較短的 時間內(nèi)設計天文臺的 建設藍圖。1900年,一座帶有標志性圓頂?shù)?天文臺正式建成,名為佘山天文臺。天文學循著觀測-理論-觀測的發(fā)展途徑,不斷把人的視野伸展到宇宙的新的深處。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 現(xiàn)代天文臺,其主要業(yè)務就是天文觀測和天文研究。蔡尚質(zhì)神父出任了任臺長。
經(jīng)過一百多年的 滄桑演變,佘山天文臺現(xiàn)在已成為上海天文博物館,其主樓中仍然可以尋找到各式各樣的 望遠鏡和觀測設備,館中之寶當然就是那個碩大的 雙筒折射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