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鏜床被稱為“機械的母”。說起鏜床,還得先說說達·芬奇。這位傳奇式的人物,可能就是較早用于金屬加工的鏜床的設計者。他設計的鏜床是以水力或腳踏板作為動力,鏜削的工具緊貼著工件旋轉,工件則固定在用起重機帶動的移動臺上。1540年,中國一位畫家畫了一幅名為《火工術》的畫,也有同樣的鏜床圖, 如圖所示, 這個類似于現代加工的鏜削,用特別的砣(刀具)一點一點地把內部的玉石磨掉。那時的鏜床專門用來對中空鑄件進行精加工。
加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要點:
(1)注意鎖定鏜床主軸的回轉運動,而只做軸向往復運動,防止在刨削過程中刨刀發(fā)生偏轉位移,影響加工精度。
(2)此鏜床沒有切削液裝置,可在轉鼓內壁刨槽的部位刷涂上一些攻螺紋時常用的印泥紅油,能夠起到良好的冷卻潤滑作用,提高刀片的耐磨性。
(3)應在兩只支撐座與轉鼓大小端外圓配合的內圓弧面上涂上潤滑脂,減小轉鼓回轉時的摩擦力,既能使扳動轉鼓時比較省力,又能避免工裝過早磨損。
在對口鏜床上鏜削液壓支架大型結構件頂梁的鉸接孔時,在鏜床的工作臺上利用參考線校正工件,先將頂梁吊放在工作臺上,盡量使其被加工的鉸接孔靠近工作臺上的參考線,參照工作臺的T形槽,利用撬棍頂擠頂梁,使其大體與工作臺的T形槽平行后,在頂梁鉸接孔的兩端分別放置一個直角尺,使直角尺垂直邊的底部對正工作臺上的參考線,分別測量圖1所示的頂梁兩側的L、N和H尺寸,誤差大時再用撬棍適當調整頂梁,使頂梁兩側的L、N和H尺寸一致為止。如果偏差較大,就只能補焊了,防止頂梁中心線與鉸接孔的垂直度誤差太大而引起頂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偏擺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