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利用玩具娃娃訓練事物的對應關系
在兒童面前放著作為選擇項能穿戴在玩具娃娃身上的三種事物,如帽子、鞋、手套等。訓練者拍打玩具娃娃相應的部位給予提示,也即是相應的手勢符號(拍打事物穿戴在身上的部位,并同時給予相應的音聲符號等),促使兒童進行選擇。如拍打玩具娃娃的頭部后再拍打訓練者自己的頭部,然后說“帽帽”,促使兒童選擇帽子,此時,必須讓兒童充分注意手勢符號的存在。要利用已經(jīng)建立的道具與事物的選擇關系,并以此作為啟示,逐漸讓兒童對訓練者單純用手勢符號和音聲符號進行注意。
另外,zui初選擇項的事物組合,以身體部位遠距離組合為好(例如:帽子→鞋),逐漸再向近距離組合過渡,在選擇項的組合上也要想辦法。
兒童如果選擇正確,要給予玩具娃娃相應部位的實際操作(穿鞋、戴帽等)進行正反饋予以強化,再進一步促進手勢模仿。誤反應時,要拍打玩具娃娃的相應部位,促使兒童進行修正。
事物X-事物Y的對應關系
把事物X的三種事物作為選擇項放在兒童的面前,訓練者把事物Y向兒童呈示,同時表示相應的體態(tài)符號,促使其選擇。
如果發(fā)現(xiàn)寶寶舌系帶正常,卻仍然口吃、發(fā)音不清... ...可以試試以下方法:
● 鍛煉咀嚼能力
有些寶寶說話“大舌頭”,是因為平時食物過于精細,口腔沒有得到訓練。
對于mo牙還沒萌出的嬰兒,我們應該有意地先訓練寶寶的咀嚼動作。
寶寶泥糊狀食品時,寶爸媽同時咀嚼口香糖之類的食物,進行夸張的咀嚼動作。
通過表演式的行為誘導,寶寶逐漸意識到吃非液體食物時應先咀嚼后吞咽。
注意:即使寶寶學會了咀嚼,在mo牙萌出之前,還是不能吃含有小塊狀的食物。
mo牙萌出 有效的咀嚼動作才可開始真正咀嚼塊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