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氯化鎂在生產(chǎn)過程中防止結塊很重要。氯化鎂結塊的原因,一主要是因為它的水分含量過高,二是因為氯化鎂的吸濕性好,如果包裝沒有密閉久置后容易吸水結塊。那么如何預防氯化鎂產(chǎn)品結塊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一下:
在氯化鎂生產(chǎn)出來之后,我們要增加一道晾曬的工序,可以有效防止結塊。在晾曬的過程中,要注意翻曬,在干燥的過程中,讓水分揮發(fā)出去,防止在晾曬的過程中結塊。同時要檢查包裝,如果沒有密閉,那放久了一定會結塊。
氯化鎂的形狀:一般以片狀,塊狀,晶體,顆粒和粉狀為主。含量以百分之四十六左右的為六水氯化鎂, 百分之九十九的為無水氯化鎂。
氯化鎂的化學物理性質:易溶于水和乙醇。 感觀指標:白色結晶體,呈柱狀或針狀,有苦味。 無色晶體,易溶于水,有苦咸味。
為了排除上述對碘值的影響因素,好是對不同產(chǎn)地的礦石進行一次系統(tǒng)的股燒試驗,測定不同緞燒條件下的碘值,選出佳范圍,在以后的生產(chǎn)實際使用時,按照佳范圍進行檢測即可達到控制輕燒氧化鎂質量的目的。輕燒氯化鎂的碘值隨鍛燒溫度的升高而降低,說明氧化鎂的活性隨鍛燒溫度的升高而降低。氯化鎂是鹽化工的基礎產(chǎn)品,大家主要關心的是氯化鎂含量多少,雜質含量多少。
氯化鎂化學性質
系無色、無嗅的小片、顆粒、塊狀式單斜晶系晶體,味苦。有二水鹽和六水鹽兩種。二水鹽呈白色吸水性小顆粒。2003年12月我國shou發(fā)《食用氯化鎂》行業(yè)標準,并把食品級氯化鎂確定為食品穩(wěn)定劑和凝固劑。無水鹽為無色潮解片狀或結晶。常溫時為六水鹽,含水量可隨溫度而變化,100℃時失去2分子結晶水,110℃時放出部分鹽酸氣,高溫下分解成含氧氯化鎂。
怎樣確定氯化鎂的活性,目前尚且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從以往研究中所采取的測定方法較多,有比表面積法、X射線衍射測定晶粒度法、BET法、吸附碘值法和水合常數(shù)法等。但無論哪種方法都有優(yōu)缺點,氯化鎂而且所測數(shù)據(jù)彼此間相差較大。
氯化鎂相對分子質量95.21。呈無色六角晶體。密度2.316—2.33克/立方厘米。氯化鎂熔點714℃。沸點1412℃。溶于水,加熱時失水和氯而成氧化鎂。
氯化鎂能作為增稠劑!對于石油化工、醫(yī)yao、冶金、食品等行業(yè),粘度的準確測量可有效地控制生產(chǎn)過程及產(chǎn)品質量。因此,粘度測定技術一直以來備受關注。表面活性劑的粘度行為十分復雜,而各種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制品的粘度常常是該類產(chǎn)品的重要指標之一。鋪設菱苦土面層時,氯化鎂下層的砼或水泥砂漿的抗壓強度不應小于設計等級的50%,且不得小于50kg/cm攩2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