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重慶武術散打培訓中心
現代散打就是常見的以直拳、擺拳、抄拳、鞭拳、鞭腿、蹬腿、踹腿、摔法等技法組成的以踢、打、摔結合的攻防技術。
散打并沒有武術的基本套路,只是單個招式,你可以進行組合,或者輪換招式的形式來對抗敵人的招數。
散打八要訣----快
快,是指完成動作快,拳諺說“快打慢”“拳似流星”“發(fā)腿如箭”,只有快速地出擊,才能達到“先發(fā)先中”和“后發(fā)先中”的打擊效果??毂憩F在動作快反、應快和移位快的三個方面。
1.動作快
即動作從開始啟動到擊中目標,盡量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在使用拳法、腿法、摔法和各種組合連招時,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完成動作的速度與轉換動作的速率要快。
2.反應快
即從觀察、判斷到操作動作,思維迅速敏捷。主動進攻時云彩尋找戰(zhàn)機,制造戰(zhàn)機,利用時間空當、動作空當快速出擊。防守反擊時,對方欲動就能準確地知道他要發(fā)出什么動作,從而進行防守或防守反擊,迅速轉換戰(zhàn)機。
3.移位快
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身體的移動速度要快,因為在散打過程中,雙方都是在不斷地攻擊和防守當中,身體畢然的要躲閃。在移動的過程中,你只有速度快,才能躲過對手的攻擊。
武術、搏擊/拳擊的概念
武術:從字面上理解可以說是使用的技術,這里指的是徒手和冷的使用,武術分為表演武術和實戰(zhàn)技擊。很多人對武術的理解就是傳統(tǒng)武術,如:太極拳、少林功夫、八卦掌等中國傳統(tǒng)武術,其實武術只是個大的概念,使用的技術,也包括外國的武術,如:泰拳、跆拳道、空手道等。也就是中國武術和外國武術,中國武術主要指的是傳統(tǒng)武術,現代才出現的“散打”真正意義上不算是中國武術,為什么這樣說,后面我們會講。
“傳統(tǒng)武術"也就是古代傳下來的武術,拳種如:太極拳、少林功夫、詠春、八極拳、中國跤等,有刀、槍、劍、棍等所謂的十八般(旁門異型不算),傳統(tǒng)武術門派眾多,招式繁復,武術起初的目的是用于實戰(zhàn)殺敵防身自保,后來也衍生出一些帶有武技的表演,如古代所謂的舞劍,舞重于武也就是表演而非實戰(zhàn),建國后的武術套路表演(以技術難度和觀賞性評分),套路也起到記載招式的作用。
散打運動中的犯規(guī)判定
散打項目是一項對抗十分激烈的運動,雖然大多數運動員都有很好的武德,但保不準打急了什么招都使。規(guī)則規(guī)定的犯規(guī)有兩大類,一類是侵人犯規(guī),侵人犯規(guī)極容易給對手造成傷害,因此場上裁判對侵人犯規(guī)的處罰極嚴厲,甚至當有些運動員有侵人犯規(guī)的傾向時,場上裁判就會給予提醒,這叫做必要提示。二類是技術犯規(guī),主要指一些不符合規(guī)則要求會對比賽造成一定影響的行為。
哪些又屬于侵人犯規(guī)呢?哪些又屬于技術犯規(guī)呢?
侵人犯規(guī)的種類:
1、在場上裁判員口令“開始”前或“停”后進攻對方。
2、擊打對方禁擊部位。
3、用頭、肘和反關節(jié)動作進攻對方。
4、用膝攻擊對方頭部。
5、使用迫使對方頭部先著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壓對方。
6、用腿法攻擊倒地一方的頭部。
7、用牙咬對方。這七類犯規(guī)只要故意使用一種,對手就夠懸的。
技術犯規(guī)的種類:
1、消極摟抱對方。
2、消極逃跑躲避對方攻擊。
3、用手抓住圍繩進攻對方或不正當地利用圍繩或立柱。
4、處于不利狀況時要求暫停。
5、比賽中對裁判員有不禮貌的行為、語言或有其他不服從裁判的行為。
6、有意拖延比賽時間。
7、上場不戴或吐落護齒,有意松脫護具。
8、教練員及助手嚴重違反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