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回收塑料的來源
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已成為現(xiàn)代文明社會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我們每天在生產大量新的塑料產品的同時,大量廢舊塑料也在人們工作生活中不斷產生。目前,我國廢棄塑料主要為塑料薄膜、塑料絲及編織品、泡沫塑料、塑料包裝箱及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塑料袋和農用地膜等。
據了解,2010年國內廢舊塑料的回收超過1000萬噸,2014年我國國內塑料制品產量為7387.78萬噸,國內使用量為6785.37萬噸,國內塑料回收量為2000萬噸左右。
據環(huán)球網消息,目前全球各地對廢舊塑料的回收率極低,70億噸廢舊塑料中回收僅占一成,大約每秒鐘有3400個塑料瓶被丟棄,每年塑料廢棄量大概在2.6-3億噸,其中每年有800萬噸流入海洋。據數據統(tǒng)計,僅 2015年,全球生產的塑料制品就超過 3億噸,2016年全球使用的塑料量達到5億噸,預計全球塑料消耗量將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2030年塑料的年消耗量將達到7億多噸。
這么多的塑料一旦廢棄,它的存放、運輸、加工、應用及后處理若不得當,勢必會破壞環(huán)境,危害人們的健康。同時,它作為一種再生資源,也是循環(huán)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廢舊塑料在塑料顆粒機中如何煥發(fā)新的生機
塑料加入料斗后,由料斗順利地落到螺桿上,被螺桿螺紋咬住,隨著螺桿的旋轉被螺紋強制往機頭方向推進,構成一個機械輸送過程。塑料自加料口往機頭運行時,由于螺桿的螺紋深度逐漸減小,也由于濾網、分流板和機頭等阻力的存在,在塑化過程中形成很高的壓力,把物料壓得很密實,改善了它的傳導熱性,有助于塑料很快融化。同時,逐漸的壓力使原來存在于料粒之間的氣體從排氣孔排出。
在壓力升高的同時,塑料一方面被外部加熱,另一方面塑料本身在壓縮、剪切、攪拌的運動過程中,由于內摩擦也產生大量的熱,在外力和內力的聯(lián)合作用下,塑料溫度逐漸升高,其物理狀態(tài)也經歷了玻璃態(tài)一高彈態(tài)一粘流態(tài)的變化。
一般來講,在加料中主要是玻璃態(tài),在螺桿螺紋逐漸減少的中間部分壓縮段中,物料主要處于高彈狀態(tài),同時逐漸熔融,而物料到壓縮段后部和化段作用處于粘流態(tài)了,這是塑料已經完全塑化了,由螺桿推理作用將塑化的塑料定壓、定量、均勻地連續(xù)的從機頭中擠出。
關于可持續(xù)塑料回收和廢物管理標準的幾點探討
1、即使存在低回收水平,塑料也大大提高了資源效率。
2、關于塑料回收一些簡單而重要的事實尚未被公眾所知。
3、就塑料廢物流而言,沒有基于LCA)一般廢物層次分析,而需要進行單獨的LCA和CBA研究,以查找發(fā)現(xiàn)生態(tài)效率和可持續(xù)性的解決方案。
4、原料回收和工業(yè)能源回收比中等質量回收利用有更高的環(huán)境效益。
5、通過成本效益分析可以確定生態(tài)效率回收水平。
6、在某些行業(yè),可增加回收力度, 如在商業(yè)電影院和家用瓶罐包裝中的應用,可以達到更高的回收利用率。
7、除了一定程度的回收利用外,額外的(增加)成本不能被環(huán)境利益所證明。超出這個水平的回收將是低質量的回收利用(沒有環(huán)境效益),或由于成本相對較高而不會有生態(tài)效益。
8、從LCA / CBA的角度看,其他形式的恢復超越了一定程度的機械回收利益。
9、每種材料和應用都具有特定的有益回收范圍; 變化范圍可隨技術創(chuàng)新、成本節(jié)約、可用基礎設施等方面的變化而改變。
10、如果收集、分類和回收的成本進一步降低,未來的創(chuàng)新有提高生態(tài)效率回收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