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作原理
由空壓機出來的壓縮空氣,首先在換熱器中與干燥過的低溫壓縮空氣進行熱交換,降低溫度,然后進入蒸發(fā)器被進一步降溫至2℃左右,在此,壓縮空氣中的大部分水已成液態(tài)被排出,將含水量的壓縮空氣進入吸附塔內,進一步干燥除水,低溫的干燥壓縮空氣進入換熱器,冷卻高溫濕空氣,同時本身溫度也升高,可防止壓縮空氣輸送管路外壁結露,經升溫后的壓縮空氣中取一小部分用作吸附劑的再生,提高再生效率,降低能耗。
利用冷媒與壓縮空氣進行熱交換,把壓縮空氣溫度降到2~10℃范圍的溫度,使壓縮空氣中含水量趨于超飽和的狀態(tài),從而除去壓縮空氣中的水分(水蒸氣成分)。
當壓縮空氣的壓力高、溫度低、環(huán)境溫度低、且處理空氣量小時,則可得到低壓力。大氣壓只能達到-17℃。
維護及檢查:維持冷干機溫度在零度以上。
要降低壓縮空氣溫度,勢必制冷劑的蒸發(fā)溫度也降得很低。冷干機在冷卻壓縮空氣時,蒸發(fā)器內膽的翅片表面有一層膜狀冷凝水存在,如果由于蒸發(fā)溫度的降低使翅片表面溫度在零度以下,其表面冷凝水就可能結冰,這時:
A、由于蒸發(fā)器內膽翅片表面附著一層導熱系數小得多的冰,大大降低了換熱效率,壓縮空氣不能充分冷卻,同時由于吸收不到足夠的熱量,制冷劑蒸發(fā)溫度有進一步降低的可能,如此循環(huán)的結果,必將給制冷系統帶來許多不良后果(譬如產生“液壓縮”);
B、由于蒸發(fā)器內膽翅片的間距不大,一旦翅片上結冰后會減少壓縮空氣的流通面積,嚴重時甚至會使氣路堵塞,即“冰堵”;總上所述,冷干機的壓縮溫度應在0℃以上,為了防止溫度過低,冷干機里設置了能量旁路保護(由旁通閥或氟路電磁閥來實現)。當溫度低于0℃時,旁路閥(或氟路電磁閥)自動打開(開度增大),將未經冷凝高溫高壓制冷劑蒸汽直接注人蒸發(fā)器的入口(或壓縮機入口的氣液分離罐),使溫度提升到0℃以上。
C、從系統能耗來講,蒸發(fā)溫度過低導致壓縮機制冷系數大幅下降,能耗增加。
嚴格講來,預冷器并不是冷凍干燥機的必備部件,但它在冷干機運行中又起很大的作用。預冷器在冷干機里的主要作用是“回收”被蒸發(fā)器冷卻后的壓縮空氣所攜帶的冷量(對絕大多數用戶來講這部分冷量屬“廢冷”),并用這部分冷量來冷卻攜帶大量水蒸氣的較高溫度的壓縮空氣.從而減輕了冷干機制冷系統的熱負荷,達到節(jié)約能源的目的。
另一方面,低溫壓縮空氣在預冷器里溫度得到回升,使排氣管道外壁不致因溫度過低而出現討厭的掛露現象。此外,壓縮空氣溫度升高后,降低了管道內空氣的相對濕度(可達φ=5—10%)。根據金屬銹蝕理論,當環(huán)境相對濕度低于臨界點(φ=40%)時,金屬管道生銹現象便會停止。所以,現在冷干機中都設有預冷器。
冷干機應如何恰當配備過濾器?
來源于氣動閥門的空氣壓縮中包含很多液態(tài)水、粒度不一的固態(tài)煙塵及油污、油蒸氣等。假如讓這種雜質直接進入冷干機,將使冷干機工作中情況惡變。比如油污會使預冷器及空調蒸發(fā)器里的傳熱空調銅管受環(huán)境污染,危害熱交換器;液態(tài)水則增加冷干機的工作中負載,固態(tài)雜質非常容易阻塞排污孔。因此 一般規(guī)定在冷干機進風口上下游裝一支外置過濾器,用于作雜質過慮及油水分離器用,以防止上述所說情況的產生。外置過濾器對固態(tài)雜質的過慮精度無需很高,一般在10~25μ就可以了,但對液態(tài)水和油污的剝離高效率則高一點為。
冷干機的后置攝像頭過濾器是不是安置,應由客戶對壓縮氣體的品質標準來明確。對一般驅動力用氣,配一支精度較高的負責人路過濾器就可以。在使用氣規(guī)定更多的情況下,應配備對應的去油霧過濾器或活性炭過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