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板式熱換器技術有哪些延伸呢?
1、防腐技術。近年來,各國在換熱器防腐領域的研究和設計方面也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比如陽極保護技術的開發(fā)和新型防腐是材料的應用等都為這類換熱器的發(fā)展帶來了無限生機。另外,非金屬材料的應用也大大提高了換熱的防腐蝕性能。
2、大型化與小型化并重。隨著成套裝置的大型化,換熱器向大型化方向發(fā)展,同時在微電子,航空航天、、化學生物工程、材料科學等場合的特殊要求而向小型化方向發(fā)展。
3、強化技術。各種新型、換熱器逐步取代現(xiàn)有常規(guī)產(chǎn)品。電廠動力效應強化傳熱技術,添加物強化沸騰傳熱技術,通入惰性氣體強化傳熱技術、滴狀冷凝技術、微生物傳熱技術、磁場動力傳熱技術、納米流體傳熱技術等將得到研究和發(fā)展。
板式換熱器現(xiàn)在被廣泛的應用在很多地方,那么大家是否了解板式換熱器在選型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呢?我們在此總結(jié)了一些注意點把它整理成板式換熱器選型手冊供大家閱讀。
1、板型選擇
板片型式或波紋式應根據(jù)換熱場合的實際需要而定。在這種情況下,縱流殼程換熱器應運而生,這種換熱器以折流換熱器為典型代表。對流量大允許壓降小的情況,應選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選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據(jù)流體壓力和溫度的情況,確定選擇可拆卸式,還是釬焊式。確定板型時不宜選擇單板面積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數(shù)量過多,板間流速偏小,傳熱系數(shù)過低,對較大的換熱器更應注意這個問題。
2、壓降校核
在板式換熱器的設計選型使,一般對壓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應對其進行校核。2、機組安裝前,需要預做基礎的,可先做一素混凝土基礎,高約100~150mm,長、寬比機組底座尺寸大200mm即可,基礎表面要水平。如果校核壓降超過允許壓降,需重新進行設計選型計算,直到滿足工藝要求為止。遠望BR型板式換熱器,具有換熱,物料流阻損失小,結(jié)構(gòu)緊湊,溫度控制靈敏、操作彈性大,裝拆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是目前國內(nèi)先進的節(jié)能換熱設備。
不銹鋼板式換熱器板片的組裝
1、不銹鋼板式換熱器板片的組裝:組裝工藝因為焊接材料的不同而分為兩種。而板式換熱器只需要松開夾緊螺桿,即可在原空間范圍內(nèi)地接觸到換熱板的表面,拆裝方便,便于清洗。在銅釬焊情況下,焊接材料(與板片大小相當?shù)你~箔)與傳熱板片層層疊壓在一起;而鎳釬焊的時候,當使用壓力較低時,在板片的四周涂抹液態(tài)接合劑,要求的壓力高時,其組裝與銅釬焊相同。
2、不銹鋼板式換熱器板片的加工:主要是通過沖壓工序在板片上加工出各種波紋。
3、沖壓定型:對疊好的板片組進行沖壓,使各層之間,板片和接合材料之間充分接觸。
4、不銹鋼板式換熱器釬焊前的干燥:沖壓定型的板片組在釬焊前需要在干燥爐中進行干燥,去除雜質(zhì)和水分。
5、真空釬焊爐中的釬焊:真空狀態(tài)下,爐內(nèi)溫度升到1100℃以上,焊接材料為銅,其熔點1083℃,而不銹鋼板片的熔點為1539℃。板式換熱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紋形狀的金屬片疊裝而成的一種新型換熱器。銅熔化后,填充到板片四周和接口部位的狹小空隙。因為毛細管的虹吸原理,熔融的銅不會填充到板片的換熱面域,而只會往為狹小的空間填充。鎳釬焊情況下,爐內(nèi)溫度會高些。板片釬焊完畢,需要在爐內(nèi)冷卻后再取出。
6、接口以及附屬部品的焊接:根據(jù)客戶的不同要求,各種不同型號的接口和附屬部品 (如吊耳、銘牌等)被焊接到熱交換器上。到這一步,換熱器已經(jīng)制作完畢,接下來就是檢驗工作。
7、檢漏:將板式熱交換器抽氣到真空狀態(tài),利用氦檢漏儀檢漏。
8、壓力試驗:通過氦檢漏的熱交換器需要接受高于客戶要求的壓力檢驗,檢驗方式一般為氮氣打壓,然后放入水槽保壓,檢查是否有漏點。
9、干燥,裝箱:經(jīng)檢驗合格的產(chǎn)品,要在干燥爐中進行干燥,去除水分和雜質(zhì),后裝箱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