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四種小兒推拿方法
由于小兒在生理、病理上的特點,故小兒推拿也有其特定的穴位和術式。手法應輕快柔和,常用的有推法、揉法、捏脊法和推脊法。對腹瀉、疳積、外感發(fā)熱、小兒麻及等病證的防治效果較好。
以下四種是小兒推拿方法。
01、陰陽平衡法
小兒推拿需要用一些陰陽平衡法來進行推拿。手法操作時,方向向上,順其陽升之勢,能助陽以升;而方向向下,順其陰降之勢,則有降逆之功。
位置:推坎宮即自眉頭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線。用兩拇指橈側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稱推坎宮或分推坎宮。
手法:用拇指從眉心向眉梢作分推。
主要作用是通過對肢體或穴位和按摩,達到疏通經絡,的作用。
作用:可以刺激背俞穴以及背部的經絡和其他的穴位,能夠一定改善小兒咳嗽、咳痰、感冒等癥狀的功效。
02
五臟調節(jié)法
五個手指捏一捏
五個手指捋一捋
督脈膀胱捏一捏
任脈向下捋一捋(開璇璣方向)
03、調神法
歷代養(yǎng)生家把調養(yǎng)精神作為養(yǎng)生壽老之本法,防病之良藥,《淮南子》說:“神清志平,百節(jié)皆寧,養(yǎng)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欲,養(yǎng)性之末也”。由于人的精神活動是在“心神”的主導作用下,臟腑功能活動與外界環(huán)境相適應的綜合反應,所以精神調攝必然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
04
補虛法
人們的身體上有很多的穴位,而且這些穴位連接著身體的很多的經絡,如果經常按摩這些穴位對身體保健起到很好的作用。
小兒推拿法,是一種良性的、有序的和具有雙向調節(jié)性的物理刺激,易被小兒內臟或形體感知,從而產生功效。小兒推拿的作用具體可概括為“平衡陰陽、調和臟腑、疏通經絡、、扶正祛邪”等。
所以家長可以多了解下一些小兒推拿的穴位,小兒推拿具有“有病,無病防病”的功效。
?小兒推拿可保健,也確實可以去病。
小兒推拿可保健,也確實可以,比如腹瀉,他根據(jù)前人經驗和臨床探索,總結了“三部推拿療法”,即推拿按壓小兒的手部、腹部和腰部共七個穴位來達到治果,比起常規(guī)的吃藥和輸液腹瀉的方法,推拿方法起效更快,也更容易得到孩子的配合。
小兒推拿要起到好的,不能跳過診斷的步驟?;诓∏檎_判斷是的基礎。同時,取穴準確之外,手法也很重要。同一個穴位,可能順時針揉能起到作用,逆時針揉就沒有效果甚至會加重病情。
有些人疑問孩子特別是嬰兒皮膚嬌嫩、骨頭也很脆弱,能不能受得住推拿,田青樂主任醫(yī)師說小兒推拿和成人推拿其實不一樣,成人推拿“吃勁”,但小兒推拿講究的是手法的輕柔,通常孩子滿月就能接受小兒推拿了。
小兒推拿的禁忌證
小兒推拿療法范圍廣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況不適合使用,如下:1.皮膚發(fā)生、、擦傷、裂傷及生有者,局部不宜推拿。2.某些急性性疾病,如蜂窩織炎、骨、、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3.各種、外傷、、骨頭脫位等患者不宜推拿。4.某種急性,如急性、等患者不宜推拿。5.嚴臟病、患者及患者,慎推拿。小兒疾病的病理特點決定了小兒發(fā)病容易、傳變迅速,不當或不及時會影響疾病的愈后轉歸,故推拿療法應由專業(yè)醫(yī)師執(zhí)行,且必要時需配合內治法協(xié)同。
育兒師培訓內容
模塊:小兒推拿基礎、中醫(yī)基礎
小兒推拿優(yōu)勢、小兒推拿的適應癥、、注意事項
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體質學說
第二模塊:兒推特色穴位、基本手法、病癥組方講解
小兒推拿基本手法要點解析
1對1手法指導分組練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定位、功效、手法穴位組合練習
小兒常見癥狀感冒、發(fā)熱、咳嗽、腹瀉、等特色組方。
第三模塊:兒推特色診斷辨證體系
小兒四診要點:望診、聞診、問診、
五行陰陽特色辨證體系、八綱辨證、
第四模塊:兒推常見病
肺系疾病——感冒、發(fā)熱、咳嗽、、、腺樣體肥大
脾胃系疾病——腹瀉、、厭食、嘔吐、、流涎、汗癥。
心系疾病——夜啼
系疾病——遺尿、五遲五軟()
肝系疾病——近視、驚風
疑難雜癥:如肌性斜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