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怎么調整磁盤分區(qū)的大小
任務環(huán)境:假設用戶的Windows 7系統(tǒng)中有一個36GB磁盤,其上有3個分區(qū),一個是100MB的保留分區(qū)E盤,第二個是系統(tǒng)分區(qū)C盤15.01GB,第三個是數(shù)據(jù)分區(qū)F盤20.89GB。任務目標:由于這個系統(tǒng)是個Windows7系統(tǒng),C盤只有15.01GB的容量顯得有點小了,因此想調整系統(tǒng)分區(qū)C盤的大小從15GB到20GB。操作原理:由于F盤有多余的空間,因此可以從F盤劃分一些空間給C盤。即壓縮F盤到15.90GB,并擴大C盤到20GB。
固態(tài)磁盤SLC的特點
SLC的特點是成本高、容量小、但是速度快,而MLC的特點是容量大成本低,但是速度慢。MLC的每個單元是2bit的,相對SLC來說整整多了一倍。不過,由于每個MLC存儲單元中存放的資料較多,結構相對復雜,出錯的幾率會增加,必須進行錯誤修正,這個動作導致其性能大幅落后于結構簡單的SLC閃存。此外,SLC閃存的優(yōu)點是復寫次數(shù)高達100000次,比MLC閃存高10倍。此外,為了保證MLC的壽命,控制芯片都校驗和智能磨損平衡技術算法,使得每個存儲單元的寫入次數(shù)可以平均分攤,達到100萬小時故障間隔時間(MTBF)。
常見的主流接口有哪些
STAT固態(tài)磁盤接口(也就是與傳統(tǒng)機械磁盤接口相同)。SATA接口已經不再是新技術了,從2001年推出SATA1.0到目前的SATA2.0和SATA3.0,已經讓SATA成為目前機械磁盤的接口,當前也是主流固態(tài)磁盤的主要接口。就目前的使用率來說,SATA2.0用戶仍然,這主要受到PC接口的影響,不過目前市場上的SATA3.0產品,大多都可以向下兼容2.0。雖然現(xiàn)階段SATA接口的SSD以SATA2.0為主流,SATA3.0占比較低,但其每秒高達600MB的傳輸速率,注定將成為SSD未來接口趨勢。
機械磁盤與固態(tài)磁盤的對比
噪音:由于固硬屬于無機械部件及閃存芯片,所以具有了發(fā)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而且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噪音值為0分貝。機械磁盤就要遜色很多。
價格:截至(2018/11/20),品牌的128GB固態(tài)磁盤為150元左右。而1TB的機械磁盤價格才280左右。固態(tài)磁盤比起機械磁盤價格較為昂貴,性價比較低。
容量:固態(tài)磁盤大容量為100TB3.5英寸。
使用壽命:SLC顆粒只有10萬次的讀寫壽命,成本低廉的MLC顆粒,讀寫壽命僅有1萬次,TLC顆粒讀寫壽命為3000次左右。因此從這個角度對于固態(tài)磁盤,機械磁盤壽命更長。但是機械磁盤會隨著盤片正常磨損,意外斷電導致磁頭沒有懸停在停駐區(qū),對盤片造成損傷,可能因因其他原因損壞,所以,機械磁盤壽命不一定比固態(tài)磁盤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