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很多中藥制劑都有不同的劑型。除了片劑、膏劑、沖劑之外,丸劑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常見的丸劑從制作工藝可以大致分為大蜜丸、水蜜丸和濃縮丸三種,顧客在選擇時往往會無從下手,不知道其中的區(qū)別和各自的優(yōu)劣。
首先我們從蜜丸說起
關鍵詞:藥性緩和、崩解穩(wěn)定、服用較麻煩
蜜丸,是指藥材細粉用蜂蜜作為粘合劑制成的丸劑,根據(jù)大小和制法又可分為大蜜丸和小蜜丸。以前往往用蠟紙、玻璃紙或塑料袋包裝,現(xiàn)在則有一些蜜丸是用蠟封塑料硬殼作為包裝。
作為粘合劑,蜜丸中的蜂蜜是經(jīng)過嚴格工序加工的,蜂蜜的選擇和煉制是保證蜜丸質(zhì)量的關鍵。煉蜜的目的是除去雜質(zhì),破壞酵素,微生物,蒸發(fā)水分,增強粘性,使得可以穩(wěn)定崩解。由于蜂蜜富有營養(yǎng),并有、潤腸的功能,作用緩和。滋補類、小兒用藥、貴重及含易揮發(fā)性成分的常制成蜜丸。多用于改善慢和虛弱性疾病。
其次,大蜜丸易于保存,因為蜂蜜具有保鮮性,經(jīng)過煉制過程含水量少,不需添加藥用防腐劑,所以保質(zhì)期長。但是大蜜丸在服用時由于其體積和口味,嚼服口感較差,所以在服用時可以把它搓成小丸,和水吞服。
水蜜丸
關鍵詞:生產(chǎn)、易吞服、易保存
水蜜丸的歷史遠沒有大蜜丸悠久,是解放后我國藥劑工作者根據(jù)水泛丸制作的原理改進而來。水蜜丸與大蜜丸區(qū)別就是粘合劑,水蜜丸是通過加水煉制的蜂蜜進行藥粉粘合,節(jié)約了蜂蜜的成本,也更易于貯存。我國南方地區(qū)由于氣候特點,生產(chǎn)水蜜丸較大蜜丸更多。
從上水蜜丸和大蜜丸基本是一致的,水蜜丸相比于大蜜丸容易服用,也更容易保存。但藥性往往沒有大蜜丸柔潤。此外,由于水蜜丸中蜂蜜的含量較少,對血糖控制有要求的人可以酌情選用。
制作中藥蜜丸所用蜂蜜須經(jīng)煉制后方能使用。其目的是除去其中的雜質(zhì),蒸發(fā)部分水分,破壞酵素,微生物,增強粘合力。
煉蜜前應選取無浮沫、死蜂等雜質(zhì)的蜂蜜,若蜂蜜中含有這類雜質(zhì),就須將蜂蜜置鍋內(nèi),加少量清水(蜜水總量不超過鍋的1/3,以防加熱時外溢)加熱煮沸,再用4號篩濾過,除去浮沫、死蜂等雜質(zhì),再入鍋內(nèi)加熱,煉至需要的程度即可。蜂蜜就無需濾過這一環(huán)節(jié)。
煉蜜程度分嫩、中、老三種。這三種程度的確定,過去老一輩的中醫(yī)是采取眼觀、手捻、冷水測試等“看火色”的方法,沒有多次的實踐是難以掌握準確的?,F(xiàn)在加用檢測煉蜜溫度的方法就容易了。
嫩蜜:系指蜂蜜加熱至105~115℃而得的制品。嫩蜜含水量在20%以上,色澤無明顯變化,稍有粘性。適用于粘性較強的制丸。
中蜜:系指蜂蜜加熱至116~118℃,滿鍋內(nèi)出現(xiàn)均勻淡黃色細氣泡的制品。煉蜜含水量約為10~13%,用手指捻之多有粘性,但兩手指分開時無長白絲出現(xiàn)。中蜜適用于粘性適中的制丸。
老蜜:系指蜂蜜加熱至119~122℃,出現(xiàn)有較大的紅棕色氣泡時的制品。老蜜含水量僅為4%以下,粘性強,兩手指捻之出現(xiàn)白絲,滴入冷水中成邊緣清楚的團狀。多用于粘性差的礦物或纖維較重的制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