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粘鋼加固,提防錨栓威脅結構安全!
外粘鋼板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的應用研究始于上世紀60年代,至今已成為增強結構承載力、延長結構壽命的重要手段之一。粘鋼加固具有施工占據(jù)空間小、工期短,加固效果好且基本不影響建筑空間等特點,在結構加固中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粘鋼加固中,主要施工材料為鋼板與粘鋼膠,同時還需錨栓配合加固施工。若有裂縫,應先用找平膠砂漿修補,用無油壓縮空氣吹出粉粒,并將表面清洗干凈。隨著粘鋼加固的應用越發(fā)普及,部分工程中錨栓的用量也在不斷增多。如今甚至存在錨栓與粘鋼共同受力,形成錨栓粘鋼共同加固的想法,而這樣的做法是否可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
錨栓在粘鋼加固中的作用
粘鋼加固,必須經歷粘鋼膠的固化流程才能正常工作。粘鋼加固亦稱粘貼鋼板加固,是將鋼板采用高性能的環(huán)氧類粘接劑粘結于混凝土構件的表面,使鋼板與混凝土形成統(tǒng)一的整體,利用鋼板良好的抗拉強度達到增強構件承載能力及剛度的目的。而在粘鋼膠固化前,鋼板要固定在混凝土基材上就必須依靠外力的作用;另一方面,為達到1佳加固效果,涂抹在鋼板上的粘鋼膠,需要擠壓并控制膠縫終厚度?;瘜W錨栓施加的外力,能夠有效對鋼板起到固定與擠壓的作用,但在加固完成結構受力時,國內外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均表明,錨栓無法與鋼板共同受力,需要引起注意。
另一方面,化學錨栓的存在,能夠在粘鋼膠未完全固化時,抵御動載的作用,這一點在橋梁加固中尤為重要。當然,為了避免動載對加固的影響,也可采用耐動載的卡本結構膠來減小動載影響,避免錨栓過多。
粘鋼加固施工工藝,防水堵漏
歡迎關注筑龍加固有限公司讓您不再為漏水煩惱!
大家好,我是劉波。今天我們將一起分享我們筑龍加固在廣東省江門市支溪新溪新城樓板加固的具體施工過程。
在建筑行業(yè)中,因設計失誤或變更造成結構受力鋼筋配置不足;或施工質量原因造成結構達不到設計要求改變使用功能和增強荷載;或混凝土構件產生裂縫等,均須采用粘鋼、植筋、灌漿等技術進行結構修補和加固,使其達到現(xiàn)有的使用需求。
案例分析:龍溪新城商業(yè)樓,在原建筑主體完成后,因設計變更,要求將原建筑二、三樓改造為電影院。通過廣東省設計院改造方案將進行樓板、梁、柱的部分切割及截面加大,其中部分樓板和梁采取粘鋼加固工藝。
粘鋼板的施工步驟:
步驟一:按設計要求放線定位
步驟二:混凝土表面打磨,基面平整度誤差控制在1mm以內
步驟三:鉆孔,孔的間距控制在30~40mm內,兩端孔距端頭10cm,孔徑?10安裝?8的膨脹螺栓。
步驟三:鋼板打磨除油污,鐵銹,上粘鋼膠,上膠時兩邊低中間高,粘鋼板時兩人配合一次性將鋼放置好,打孔安裝膨脹螺栓。壓實鋼板不得有空鼓,空鼓率按制在3處/㎡。
粘鋼加固的注意事項
下面筑龍加固公司給大家介紹粘鋼加固的注意事項。
4.1本工法適用于鋼筋砼結構,不適用于素砼構件;
4.2被加固的混凝土結構構件,其現(xiàn)場實測砼強度等得低于c15,且混凝土表面的正拉粘結強度不得低于1.5Mpa;
4.3粘貼鋼板加固鋼筋混凝土結構件時,應將鋼板受力方式設計成僅承受軸向應力作用。
4.4采用粘膠劑粘貼鋼板加固混凝土結構時,其長期使用的環(huán)境溫度不應高于60℃,處于特殊環(huán)境(如高溫、高濕、介質侵蝕、等)的混凝土結構采用本方法加固時、除應按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外,尚應采用耐環(huán)境因素作用的膠粘劑,并按專門的工藝要求進行粘貼
4.5采用粘貼鋼板對鋼筋砼結構進行加固時,應采取措施卸除或大部分卸除作用在結構上的活荷載;
4.6采用手工涂膠粘貼的鋼板厚度不應大于5mm。采用壓力注膠粘結構的鋼板厚度不應大于10mm,且應按外粘型鋼加固法的焊接節(jié)點構造進行設計;
4.7對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進行正截面加固時,共受面沿構件軸向連續(xù)粘貼的加固板宜延長至支座邊緣,且應在鋼板的端部(包括截斷處)及集中荷載作用點的兩側,設置U形鋼箍板(對梁)或橫向鋼壓條(對板)進行錨固;
4.8對梁、應在延伸長度至支座邊緣仍不滿足要求時,應采用下列錨固措施:
1)對梁,應在延伸長度范圍內均勻設置U形箍,且應在延伸長度的端部設置一道加強箍,U形箍的粘貼高度應為梁的截面高度;若梁有翼緣(或有現(xiàn)澆樓板),應伸至其底面,U形箍的寬度,對端箍不應小于加固鋼板寬度的2/3,且不應小于80mm;對中間箍不應小于加固鋼板寬度的1/2;且不應小于40mm, U形箍的上端應設置縱向鋼壓條;壓條下面的空隙應加膠粘鋼墊塊填平;
2)對板,應在延伸長度范圍內通長設置垂直于受力鋼板方向的鋼壓條.鋼壓條應在延伸長度范圍內均勻布置,且應在延伸長度的端部設置一道.壓條的寬度不應小于受彎加固鋼板寬度的3/5,鋼壓條的厚度不應小于受彎加固鋼板厚度的1/2。
4.9當采用鋼板對受彎構件負彎矩區(qū)進行正截承載力加固時,應采取下列構造措施:
1)支座處無障礙時,鋼板應在負彎矩包絡圖范圍內連續(xù)粘貼;其延伸長度的截斷點應按設計及有關規(guī)范要求確定。在端支座無法延伸的一側,尚應按本規(guī)范的構造方式進行錨固處理;
2)支座處雖有障礙,但梁上有現(xiàn)澆板時,允許繞過柱位,在梁側4倍板厚Hb范圍內,將鋼板粘貼于板面上。
3)當梁上無現(xiàn)澆板,或負彎矩的支座處需采取加強的錨固措施時,可按有關規(guī)范的構造方式進行錨固處理。
4.10當加固的受彎構件需粘貼不止一層鋼板時,相鄰兩層鋼板的截斷位置應錯開不小于300mm,并應在截斷處加設U形箍(對梁)或橫向壓條(對板)進行錨固;
4.11當采用粘貼鋼板箍對鋼筋混凝土梁或大偏心受壓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進行加固時,其構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宜選用封閉箍或加錨的U形箍;若僅按構造需要設箍,也可采用一般U形箍;
2)受力方向應與構件軸向垂直。
3)封閉箍及U形箍的凈間距SSP,N不應大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L50010規(guī)定的1大箍筋間距的0.7倍,且不應大于梁高的0.25倍。
4)箍板的粘貼高度應符合設計要求,一般U形箍的上端應粘貼縱向鋼壓條預以錨固。鋼壓條下在販空隙就加膠粘鋼墊板填平;
5)當梁的截面高度(或腹板高度)H≥600mm時,應在梁有腰部增設一道縱向腰間鋼壓條。
粘鋼加固:是不是鋼板厚度越厚越好?
粘鋼加固是目前常見的一種加固方法。粘鋼加固截面承載力提高幅度除了受粘鋼膠的影響外,與加固鋼板的厚度也有直接的關聯(lián)。
粘鋼加固鋼板厚度的計算過程,類似于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用量計算。當采用鋼板對混凝土受彎構件加固時,其計算過程類似混凝土梁加固的計算。
首先,需要通過加固后構件彎矩值求出混凝土受壓區(qū)高度,再通過受壓區(qū)高度計算出加固鋼板所需截面面積,后根據(jù)梁體寬度確定合理鋼板寬度,算出所需鋼板厚度,經過上述計算過程,便可以求證出鋼板的厚度。
但是,這并不代表可以無限增加鋼板厚度來無限制的提高結構承載力。鋼板過厚,易導致鋼板與混凝土基材間發(fā)生粘結的劈裂破壞,使加固失效;3)封閉箍及U形箍的凈間距SSP,N不應大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L50010規(guī)定的最1大箍筋間距的0。另一方面考慮到結構整體的安全性,以及控制加固后構件的裂縫與變形,對受拉區(qū)和受壓區(qū)粘貼鋼板的加固量分別不應超過3層和2層,鋼板的總厚度不應大于10mm。
從鋼板厚度的要求我們可以看出,多層鋼板要比多層碳布限制更多,而對于鋼板來說,無論是單層鋼板還是多層鋼板,厚度上同樣都有10mm的1高限制,為何還要采用多層鋼板?
這是由于根據(jù)大量工程經驗來看,厚度較高的鋼板,不宜采用人工施工的方式,規(guī)范也要求,粘鋼加固采用人工涂膠粘貼鋼板的厚度不應大于5mm,大于5mm的情況下,應采用壓力注膠的形式,與外粘型鋼加固法較為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