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硬且粘的餌通常是比較忌諱的,如果再大就更要不得。但在一些特殊場合下,也儒要使用偏粘偏硬的餌,典型的情況是鬧小魚。野1生的小雜魚游動能力好,搶食的本領比大魚強得多。這時如還用普通的餌,沒等落底便會被小雜魚搶光。加大餌的粘度與硬度,再適當?shù)厣洗箴D,可以對排除小魚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樣的餌小魚吞不進去,又啄不光,可保證落底后有餌在鉤上。
按魚餌的作用分,還可以分為誘餌和釣餌。不過,這是過去的分類方法,現(xiàn)在看來并不準確。因為釣餌本身可以誘魚,可以當誘餌使用,誘餌使用的食物多種多樣,以魚喜吃、易見,引魚聚集為原則.經驗證明,用小米、大米.酒精、骨頭等;誘餌也可以調制成釣餌。現(xiàn)在我們進行手竿競技釣或海竿釣,誘餌和釣餌已經合為一體,在誘的同時能釣,在釣的過程中又可以誘,所以我們姑且稱之為“綜合餌”。然而,一個成熟的餌料品種,誘餌和釣餌還是有著非常鮮明的分工。我們在競技釣的過程中,把餌料成份拆開了分析,仍然可以看出,餌料里既有誘魚為主要目的的成份,也有以釣魚為主要目的的成份,還有以改善餌料狀態(tài)為主要目的的成分。比如一場比賽,前期用餌多以誘魚為主,多一些顆粒和濃香;后期則以釣魚為主,餌料多半比較清淡、柔軟,適口性強。這些細微之處,是魚餌生產廠家需要研究的工作,也是競技釣手需要掌握的。按使用的時代劃分,可以分為現(xiàn)代餌料和傳統(tǒng)餌料?,F(xiàn)代餌料,是使用現(xiàn)代誘魚技術,經科學配方和工業(yè)化生產的餌料。傳統(tǒng)餌料,是指沿用過去的餌料使用方法和習慣,自己采集和加工的餌料。像蚯蚓一類的蟲餌、自己制作的餌料,從誘食原理到制作方法,都是傳統(tǒng)模式。
從智商較高的鯽魚的吃食咬鉤過程來看,在正常情況下,它見餌不會沖過就吞,要經過探,試,嘗,吞幾個程序。魚兒被引1誘進窩點后,即使合口味的餌也是先探,哪些是可食之餌,哪些餌吃了沒危險,確為安全之餌再試吃,嘗吃,一切正常才開始吞吃。例如我們在垂釣中裝鉤之餌較硬,只見窩中層層泛出魚星但少咬鉤,時而有幾次輕微點動,這就是鯽魚在探試吃餌。有時即使釣上幾尾也不會連著上鉤,而且吸餌是浮標信號不夠明顯,而當釣者裝鉤之餌換上軟餌時,可見不同的效果,鯽魚吸入口中步大膽無慮,浮標反應短促有力的下頓動作幅度也大得多,垂釣大師們掛鉤的軟餌,可以說初學臺釣者沒去裝鉤,裝上了鉤也拋竿即掉。
早春釣鯽魚釣點選擇
這一點很重要,每個季節(jié)魚兒活躍的地方都略有區(qū)別,雖說重合的地方較多,但是如果我們隨意選擇的話不太容易選中重合的地方。這些年在下面幾個釣點早春釣鯽魚漁獲不錯,基本都是野釣環(huán)境,而且可以說你找到的可能性特別大,只是可能你平時不太想去那里釣而已。
回水灣淺灘;江河一般都會有回水灣,這種地方水一般不深水質好的話能見度很高,但是可能會有比較嚴重的走水(逆水流)。這種釣點只能釣晚上(表現(xiàn)很好),因為白天它在水底能看得到你,如果是四周都是草然后開發(fā)的釣位那么白天也可以釣至少要80CM以上的水。
水渠草邊;現(xiàn)在人工水渠很多,自然的小河道也有不少,岸邊修整得很齊整,然后從岸邊延伸到水面的水草會有很多,我們直接開發(fā)一個釣位釣草前面或者草旁邊就行,在早春你在這種地方釣中間反而難釣到魚。
入水口旁邊草邊;這種一般是入水口沖刷出來的一個淺灘草多且濃密,在天氣好的白天和晚上都會不少鯽魚來這里覓食,因為這里暖和、溶氧量充足(早春水藻還很少,所以空氣交換氧氣很重要)、食物也多。但是你要留意,如果是降溫的話就不能在這里釣,要選擇前面一點稍微深一點的地方。
大片水葫蘆下方;水葫蘆區(qū)是魚兒極為理想的棲息區(qū)域,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降溫還是升溫都有不錯的表現(xiàn),只不過你要留意深淺,晚上淺一些、白天深一些、降溫深一些。水葫蘆下面不止有鯽魚而且一般比較出大鯽魚。
深淺結合處(大片淺灘);這個深淺結合地方比較特殊,我們通常所說的二道坎在早春釣鯽魚表現(xiàn)只能說一般,如果深淺結合的后方是一大片灘涂那么你釣這里絕1對沒有錯,不管這片淺灘有沒有草都是一樣,就算大鯽魚釣不到其他的諸如白條、銀鮈、鳑鲏、大鰭鱊你也能釣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