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動物園里有:大西幾、小兇許、小腦斧、梅發(fā)怒、小福泥、小海疼、發(fā)福蝶、大雞居、大飛囊、強勁怒、大蟒鞋、小白去、大帶許、大你魚、大窮貓... ...
科大大保證,你在讀的時候一定會腦補寶寶萌萌糯糯的小奶音~可如果孩子已經5、6歲了呢?相信不少寶爸媽就會開始著急了!
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按照以上方式說動物名稱時,舌頭幾乎不抬起來,如果自家寶寶也有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要考慮是不是寶寶的舌系帶過短?
引導孩子說出“嗯”
與訓練1相同,先笑著將盤子遠離。若孩子想要拿香腸時。
媽媽:“想要香腸嗎?”
媽媽:“嗯。”(提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
此時父母需配合“嗯”的聲音夸張地做出點頭動作(根據個案,有些孩子需要父母做出幾近鞠躬般的緩慢點頭動作才比較容易模仿)。
媽媽:“想要的時候要說‘嗯’”(配合點頭動作,并期待孩子模仿點頭。此時若有人可以在孩子背后引導效果更佳。)
能力發(fā)育方面的標準
這主要是考察大運動、精細運動、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發(fā)展。
大運動
翻身就是大運動中的一項,不過據《發(fā)展心理學》中的介紹:5成左右的嬰兒在2.8個月時會學會翻身,但有的要到4.7個月。
也就是說,寶寶在5個月左右學會翻身也是正常情況,即便是二胎家庭中的兩個孩子,在翻身的時間上也可能不同。
一般若寶寶頭頸部的力量較好,俯臥抬頭45度,或豎抱時頭部能堅持10秒鐘不搖晃,就屬于正常發(f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