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纜或接頭故障地點一經測定后,我們要把其現(xiàn)場位置應與電纜線路圖進行仔細認真的核對。如缺少線路圖時,可改用感應法測定;兩旁有其他電纜的,應核對其相應位置。如果電纜或接頭露出后,應檢查其形式及位置是否與原始記錄中的裝置資料及電纜線路圖上橫斷面所指示的位置相符。電纜或接頭故障不明顯,在測定范圍內已經露出而尚不能發(fā)現(xiàn)故障點或對該電纜和接頭位置有疑問時,我們就要采用感應法或聲測法加以輔助判斷。電纜二芯接地故障時,有一點需要必須注意的是不要利用另一芯的自身電容做聲測試驗。當測出故障點距離后,我們應根據(jù)故障的性質,采用聲測法或感應法定出故障點的確切位置。電纜故障點距離的測量在電纜故障的性質一經確定后,我們就要根據(jù)不同的故障。
選擇適當方法測定從電纜一端到故障點的距離,這就是故障測距由于各種儀表都只能達到一定的精度,加入敷設路徑與丈量路徑有出入等影響,測距所標定的故障位置與實際故障點或多或少總有偏離,我們通常只能借以判斷出故障點可能的地段。因此,測距又稱為“粗測”。為了找到確切的故障點就要求我們要配合其他手段進行“細測”,故障定點常用的測距方法有以下兩種:直流電橋法:直流電橋法時至今仍是廣泛應用的一種測距方法,基于電纜沿線均勻,電纜長度與纜芯電阻成正比的特點,并根據(jù)慧斯登電橋的原理,我們可將電纜短路接地,這樣故障點兩側的環(huán)線電阻就引入直流電橋,測量其比值。我們可以由測得的比值和電纜全長比就可算出測量端到故障點的距離。
脈沖法:脈沖法能較好地解決高阻和閃絡性故障的探測,而且不必過多地依賴電纜長度、截面等原始資料,因而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確定故障點的定點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時要求我們地判定故障地點以減少挖掘量,而測距只能估計故障區(qū)段不能滿足這個要求,我們就在開挖前要先定點,即用儀器在地段尋測,再確切判定故障的實際位置。測量的誤差應不大于1m。對長度僅為數(shù)十米的短電纜,可不必初測而直接定點,且故障多在終端頭。即使長達數(shù)百米的電纜,如需燒穿測距,也宜在燒穿前用聲測法測量定點,以防電阻降的過低破壞了聲測的條件。定點的方法有許多種,包括聲測法、感應法、探針法和電流方向法等。
電線電纜——用以傳輸電能、信息和實現(xiàn)電磁能轉換的線材產品。
絕緣電纜——由下列部分組成的集合體:一根或多根絕緣線芯,它們各自的包覆層(如果具有時),總保護層(如果具有時),外保護層(如果具有時),電纜也可以有附加的沒有絕緣的導體。
軟電纜——使用時要求柔軟,并在結構和材料上能滿足這一(柔軟性)要求的電纜。
軟線——由多根數(shù)小截面的導體組成的軟電纜。
單芯電纜——只有一根絕緣線芯的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