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鍵帽廠家
CTRL ESC 顯示“開始”菜單。
ALT 菜單名中帶下劃線的字母 顯示相應的菜單
在打開的菜單上顯示的命令名稱中帶有下劃線的字母 執(zhí)行相應的命令。
向右鍵 打開右邊的下一菜單或者打開子菜單。
向左鍵 打開左邊的下一菜單或者關閉子菜單。
Alt Enter 切換DOS窗口化和化
SHIFT 任何箭頭鍵 在窗口或桌面上選擇多項,或者選中文檔中的文本。
CTRL A 選中全部內容。
CTRL O 打開某一項。
鍵盤廠家
用常見的鍵盤距離。
只有主鍵區(qū)的。也就是下面圖中的這種。被稱為60%。鍵數(shù)59-62不等。好像是62- -。Leopold的FC660M也在這個區(qū)間內。雖然比較奇葩。。60%鍵盤的好處就是外殼幾乎都通用-當然除了一些特殊的例如KMAC HAPPY、356mini什么的。另外就是便攜和對稱好看啦。。
常見的80%鍵盤應該比較熟悉就是Filco87啊。xx87什么什么的。這類鍵盤具有F區(qū)和方向鍵以及上面的功能鍵區(qū)。沒有數(shù)字區(qū)。。個人認為是非常非常合適的大小。畢竟大部分人來說數(shù)字區(qū)就只有輸密碼的用途。但是全鍵盤攜帶實在是太。。。不方便了。。80%鍵盤大致有84 86 87三種區(qū)別在于是否有win鍵和menu鍵。使用的R1部分就有1x 1.25x 1.5x 和6.25x 7x的區(qū)別了。
SA高度鍵帽用起來真的很累嗎?
SA高度因為鍵帽高度較高,實際敲起來會給人一種略微增大了鍵程的感覺,所以對比原廠高度手感要更“厚實軟糯”一些,可能對于蜻蜓點水式打字的人群不是那么友好~
SA多為ABS材質,手感溫潤如玉,打油之后在燈光下閃閃發(fā)光,非常漂亮,加之獨特的設計給人一種看了就禁不住想敲一敲的沖動~
SA搭配線性軸會讓每一次的敲擊更加細膩,會無限放大線性軸的優(yōu)勢(前提是你有一塊手托)~我自己長時間碼字完全不會感覺到累,當然這和軸體、觸發(fā)壓力也有很大關系。
假如你的工作需要長時間和鍵盤打交道,那么常用的物品是自己喜歡的就變得非常重要了,會讓你保持好心情和高l效率哦~
PS:值得一提的是,我這把750R靜音紅原配是PBT原廠高度。因為櫻桃軸體的原因,裝備原廠高度敲擊時,當指尖觸及鍵帽表面會發(fā)出尖銳的“pia pia”聲,這讓我一度非常煩惱——因為我買的是靜音紅軸啊 拜托!那個聲音非常大,非常不爽。
但當我更換了SA高度鍵帽之后奇跡發(fā)生了,那個奇怪的聲音被削弱了很多,基本沒有了,雖然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但還是敲開心的?。ㄒ苍S是SA內部的大空間吸收了噪音?或許是因為ABS材質)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小小鍵帽也有大學問 看看燒友是如何看一款鍵帽的
鍵帽周圍有少量細微毛刺,影響不大,注塑件不能強求。水口處理也還行,不說很漂亮,不影響正面使。和之前IKBC的鍵帽對比下來,這次的鍵帽從菊花來看做工確實好了不少不少,至少讓人這個價位買了這個鍵盤拆下來看一眼感覺不會難受,雖然說難不難受好像也沒有卵用,唉沒辦法,不少人就是喜歡糾結這種沒有卵用的東西,然后反手一句牛逼。這個鍵帽到手還沒上鍵盤的時候,我看到這個菊花我是感覺挺驚喜的。首先,毫無卵用的做工上的進步確實讓人感到一瞬間的舒適,然后就是這個鍵帽的厚度。有的人可能會說,馬的,這個對比下來鍵帽厚度還比前代縮水了。也沒得辦法,我平時也很喜歡黑Filco的鍵帽薄啥啥啥的,反正FILCO黑點那么一大摞多一個瞎黑的點也沒啥區(qū)別。我個人是比較喜歡比較薄的鍵帽,因為薄的鍵帽重量輕,回彈會好一些,這對于游戲玩l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尤其是那些很吃鍵帽回彈的游戲,而厚度比較厚的鍵帽,很多都是普遍回彈不太行,打游戲的時候會明星感覺不跟手不靠譜,就不知道自己在按個什么,總之就是難受。不過現(xiàn)在主流還是推崇厚的所謂用料足的鍵帽,市面上好用的薄PBT也是越來越少甚至幾乎快消失,IKBC能有這樣一套鍵帽我還是稍微有點欣慰的。至少我用過的幾款厚度算厚一點的鍵帽,回彈幾乎都非常的一般,雖然打字的時候倒是沒有什么影響,但是打游戲,就,真的就不行,我就很想說就是你馬的辣雞廢物好吧。順帶空格鍵非常直,直到離譜,像是ABS一樣直。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